四川省武引灌区:打好春灌供水“主动仗”
□本报通讯员 李文冬 雷强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为确保灌区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运管中心(以下简称武引中心)早部署、早行动,围绕水源保障、工程维护、供水调度等关键环节,打出春灌准备工作“组合拳”,为武引灌区粮食稳产增收筑牢“水支撑”。
强化工作组织
做足春灌引调水“功课”
为满足灌区春灌用水需求,全力发挥工程引调水能力,武引中心科学编制运行计划、取用水计划和供水计划等。1月底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水利厅分别批复《武都水库供水、灌溉2025年度调度计划》《武都水库2025年度调度运行计划》等,武引中心在工程供水前,提前完成相关审批事项。同时,武引中心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春灌工作形势,开展全灌区用水需求统计和供水计划分解下达,做足春灌前各县(市、区)“功课”。
夯实水源基础
蓄足春灌“源头活水”
武引中心充分发挥水库蓄水保供核心作用,科学统筹现有水资源。目前,武都、沉抗、金峰三大水库可用水量总计达2.53亿立方米,其中包括武都水库1.73亿立方米、沉抗水库0.6亿立方米、金峰水库0.2亿立方米,已超过灌区全年供水计划。同时,涪江上游来水持续补充,日均可用水量达40立方米每秒,形成“库水+活水”双保险,可全面满足灌区育秧、大春栽插等用水高峰需求。
加快工程建设
畅通输水“最后一公里”
武引中心以工程提质增效为抓手,全力推进春灌设施保障。一方面,加速实施“十四五”现代化改造和国债项目建设,节后全部复工复产,确保3月底前全部完成水下工程;另一方面,组织各管理站对渠道、闸门、泵站等关键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完成清淤除障38千米,维修养护设备195处,确保3月底前所有工程以最佳状态保障春灌。
精细供水调度
织密服务“一张网”
为提升供水服务精准度,武引中心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联动工程、财资等部门,完成计量设施校核、防汛物资储备等工作。同时,武引中心供水管理调度科深入基层开展10~15天专项调研,走访灌区各县(市、区)政府、水管单位及用水大户,动态掌握用水需求,科学制定分水方案。此外,灌区创新推行“先签约、后供水”模式,与各县(市、区)水管单位提前签订用水合同,确保供水秩序规范高效。
据了解,武引中心将于4月初召开春灌工作专题会议,全面启动供水。武引中心一手抓水资源优化配置,一手抓工程高效运行,通过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科技赋能,力争实现供水零延误、农田全覆盖、群众全满意,为灌区粮食丰产贡献武引力量。
作者:李文冬 雷强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