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守护水清河畅
发表时间:2025-05-08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通讯员 陈祎凝
一旦水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可以借助AI(人工智能)分析监测参数,并迅速制定出解决方案。AI还能化身智能助理,在生成问题清单、协助巡河等领域“大显身手”……这就是福建省福安市河长办创新打造的“AI智能体”——“福小禹”。
福安市环山面海,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5条,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今年,福安市河长办创新探索‘AI+河长制’工作模式,引入DeepSeek、豆包等国产AI应用,赋能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提高污染源溯源精准性,提升河道监管数智化水平。”福安市河长办负责人雷神景说。
坂中乡巡河人员郑长乐近日发现有村民手持电鱼设备,疑似准备实施非法电鱼行为,他随即上前劝阻,却反被质疑。郑长乐立即打开“福小禹”语音通话功能,询问“非法电鱼法律责任”问题后,“福小禹”自动播报涉及的相关法律,精准定位条款并标注来源。同时,还指出了违法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电鱼的危害。“有了‘福小禹’的帮助,我们能够迅速查询法律法规,及时向村民科普宣传,劝阻和普法效率显著提升。”郑长乐说。
“福小禹”对于巡河人员日常巡河的助力不止于此。每次巡查发现问题时,巡查人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将问题详情记录在案,在任务结束后自动导出到专属表格。“福小禹”还能在天气资讯、行程规划、法律法规解读等方面,为巡查人员提供即时的信息查询与反馈,进一步提高巡查工作的便捷性与准确性。
在河流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福小禹”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3月份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甘江排涝闸监测点位的水质状况出现异常,福安市河长办的工作人员利用AI技术分析监测参数,指出氨氮含量严重超出标准,建议重点排查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后,工作人员立即对甘江沿线开展入河污染源溯源排查,发现该检测点上游确实存在多个养鸭场,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找到污染源后,我们立即开展整治行动。‘福小禹’的引入缩短了工作人员数据处理和信息研判的时间,它能为河道治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雷神景说。
福安市河长办将持续探索优秀国产AI工具的多元应用价值,助力河湖长制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8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