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水文局:坚持科技赋能 全力保障调水调沙关键期测报工作
□通讯员 赵晋秀
6月23日9时,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启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精准测报、科学部署、技术创新为抓手,全力迎战调水调沙关键期。
精密测报,数据驱动贯穿全周期
黄委水文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预案,超前安排部署,早在4月中旬,便启动调水调沙专项来水预测,对头道拐、潼关、小花区间等关键区域开展滚动分析,累计发布10期预测报告,为预案编制提供前瞻技术支撑。自6月22日起,每日滚动发布头道拐、潼关水文站及小花区间未来7天流量预报,同步更新黄河流域降水预报,截至27日已发布18站(区)次流量预报和6期降雨预报。6月23日调水调沙启动后,建立“每日监测—实时分析—即时报送”机制,对各主要站点水沙特征值实行“小时级”跟踪,数据同步至黄委防御局,为调度决策提供“实况地图”。
立体部署,监测体系覆盖全流域
黄委水文局于6月14日印发2025年调水调沙水文监测工作通知,细化测站流量、含沙量测验频次,重点部署小浪底库区异重流监测;于20日、27日召开防汛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测报、新技术比测、调水调沙期水生生物调查等相关工作,强调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级防汛责任,严肃防汛纪律,保障安全生产,强化防汛宣传。目前,小浪底库区已备妥3艘测船,完成船舶调试与设备校验;20余名监测人员已全员到岗,物资与燃料储备到位;针对洪峰增值监测,紧盯西霞院-花园口河段水情,随时启动应急监测;在小浪底库区、小浪底坝下至夹河滩共布设10个水环境断面、5个水生生物监测断面,在铁谢控导、赵沟控导布设连续泥沙观测断面,实施伊洛河口产卵场生境监测;在河口三角洲布设18处水量、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三角洲生态补水遥感监测,为生态补水筑牢基础。
科技赋能,新技术应用跑出“加速度”
调水调沙期间,黄委水文局充分利用大水大沙时机,加快推进新技术比测应用。成立水文测验和河道测量两支新技术比测团队,现场指导或参与比测,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目前团队成员已于大沙来临前抵达一线。河南、三门、山东测区作为关键区段,多次召开专题会商会,要求技术科联合水文站开展仪器设备攻关,测洪预备队员下沉一线充实力量,同步强化安全督查与后勤保障,确保异重流测验与技术试验“双安全”。
从上游来水预测到中游水沙监测,从技术革新到一线实战,黄委水文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构建起“预测—监测—应急—保障”闭环工作链。随着调水调沙进入关键期,黄委水文局将持续精准测报、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和积极行动,全力保障调水调沙工作顺利进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6月30日
作者:赵晋秀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