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 题 > 广告专区 > 山海宁德 水韵华章

福建宁德市周宁六浦溪、芹溪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绿富美”蝶变书写闽东山区治理新篇

发表时间:2025-06-24
周宁县六浦溪、芹溪小流域2024年度省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周宁县际头村生态清洁小流域
  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六浦溪、芹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该项目通过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屏障效益显著
  面对水土流失的严峻挑战,周宁县摒弃单一治理模式,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施系统治理。经过不懈努力,六浦溪、芹溪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植被覆盖度稳步提升,生态功能持续恢复。
  治理的核心成效主要体现在关键数据上。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各项措施全面发挥效益后,年均可增加蓄水能力32.01万立方米,其中,六浦溪小流域20.71万立方米,芹溪小流域11.30万立方米。这一“绿色水库”的形成,有效缓解了区域干旱对农业、林业生产的威胁。同时,水土流失量大幅减少,流域蓄水排洪能力增强,滑坡、旱涝等自然灾害风险显著降低,为当地百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效益叠加,生态经济民生同频共振
  治理工程带来的效益不止于生态层面,更催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率提升,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直接带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乡村面貌焕新,乡村景观得到整体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获得实质性提高。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成功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昔日的生态短板正加速转化为支撑乡村发展的绿色动能,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全民共建,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治理成果的长效巩固,离不开广大村民的深度参与和内生动力。周宁县在治理过程中,积极创新机制,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和“守护者”,参与植被管护等日常维护工作;依托建成的水保生态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让生态保护知识深入人心。如今,“护水保土”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为小流域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六浦溪、芹溪小流域的成功蜕变,是周宁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项目的系统规划、综合治理、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核心做法,为全县域水土小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也为山区县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

作者:陈凤英 阮剑强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