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王忠法:在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2006-06-26

在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中

保持党的先进性

湖北省水利厅  王忠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农村的基础在农业,农业的命脉在水利,水利在建设新农村中举足轻重。为此,全省水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并在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先进性核心是执政为民。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是基本国情。党中央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对新时期基本国情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广大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虽然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且呈扩大之势。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如果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稳步提高,城乡差距扩大的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不仅全国现代化无望,而且会陷入经济停滞,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我们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来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建设新农村,水利举足轻重。它既是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又是必须实现的建设内容。水利不兴国难富,水利不畅民不安,只有水利发达,实现人水和谐,才能保障国泰民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从某种意义上讲,水利的兴衰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政权的稳固。正因为如此,历代王朝都把水利视为治国安邦的大计,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不可能真正施行。只有中国共产党秉承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把水利作为兴国富民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战胜了无数次洪涝旱灾,不仅保障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为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98年大水以来,湖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修堤防、筑水库、建闸站、疏河湖,年复一年地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和水力发电等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湖北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洪魔乱舞”、“旱魃横行”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湖北水利还存在着许多与新农村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江河堤防工程体系防洪能力较低,平原湖区排涝能力不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形势严峻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解决这些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省水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重大责任。水利是一项直接惠民的事业,也是一个最能展现为民造福的平台。我们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认识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实在的。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围绕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来实现。建设新农村是党在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要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融入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之中。把先进性建设的成效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完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以人为本,扎实做好水利工作,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最迫切的涉水问题,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新农村最为基础也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近几年经过多方努力,我省虽然解决了200多万农村人口的吃水难问题,但目前还有近2000万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有800万血吸虫疫区人口的饮水安全受到疫水和污染水的双重威胁。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并优先解决饮用高氟水、苦咸水、超标污染水和血吸虫疫区饮用水问题。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使农村居民在获得生存基本条件的饮用水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二)抓好水土环境治理,打造和谐生态家园。环视湖北农村,由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不少地方“河不象河、水不象水”,人居环境日渐恶化。水是万物之源,是生态环境的核心。没有水,万物就无法生存、生活,大自然就没有生机。人与自然的和谐,首要应是人与水的和谐。因此,要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落实退田还湖、退渔还湖、退耕还林等政策措施,维护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统筹城乡水利设施建设,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及污水处理设施,纳入水利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总体规划,并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与扶持,为打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乡镇、乡村创造条件。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近些年,湖北水利虽然投入很大,但主要用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钱不多,许多地方的农业还是在“吃老本”、“靠天收”。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要抓好泵站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抓紧对老化失修水利设施的整修配套和除险加固,不断提高排涝抗旱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四)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湖北虽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人均水资源并不丰裕。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效率与效益。要引导农民转变对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增强节水护水意识;改进节水技术,优化灌溉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大江河湖泊水质污染监管力度,加快以洪湖引江济湖工程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水电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清洁的能源支撑,为山区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湖北是一个洪涝干旱灾害频发地区,广大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必须毫不懈怠地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要尊重自然规律,转变防汛抗旱理念;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堤防、泵站管理,提升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功能;抓好汉江下游堤防、荆南松滋河等堤防和分蓄洪工程建设,系牢沟通长江与洞庭湖的纽带,提高防洪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在推进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体现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而丰富发展的,它凝聚看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蕴藏着时代要求的鲜明特征。水利行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各个时期所形成的“抗洪精神”、“水利行业精神”等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就是党的先进性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今天,面对不同的形势任务,我们要与时俱进,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那些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把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中体现出来、保持下去。

(一)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热情、力量和智慧。过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搞水利建设,广大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组织带领群众建起了一座座水利丰碑;今天,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虽然农村水利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已经取消,农村水利建设在投资投劳方面遇到了困难,但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依靠农民群众,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尊重农民的意愿,千方百计地发挥好、保护好农民办水利的积极性,就能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把新时期的水利工作推向前进。

(二)实行多予少取,在为广大农民谋利益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无不凝聚着广大农民的艰辛付出,不少农民甚至“顾大家舍小家”,为水利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党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应让广大农民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在“多予”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有效“多予”的途径,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尤其是中小型水利建设的投入;按照政策规定,提高土地淹没和移民搬迁补偿标准,加大移民后续扶持力度;合理征收水利规费,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要正确把握“多予”、“少取”、“放活”的尺度,做到“予”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取”要依法办事、取之有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活”要正确引导、活而不乱、自觉自愿、广泛参与。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分享到发展改革的成果,感受到党的政策带给的实惠。

(三)坚持求是创新,在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在我国广大地区,洪涝、干旱、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已经相当严峻,而建设新农村对水资源和水环境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治水思路,加快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用水问题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为此,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注重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科学求证,以趋利避害;要找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结合点,革除阻碍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运用“两只手”,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要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杜绝形象工程。这样,才能使每一项水利工程都能惠及百姓,并为子孙后代多“遗福”、少“遗憾”、不“遗恨”。

(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无私奉献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艰苦奋斗是水利行业克难制胜的法宝,无私奉献是水利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在水利建设市场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们要不断引导党员干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不畏艰难,埋头苦干,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尽心尽力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戒奢崇俭,杜绝浪费,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讲排场摆阔气;注意节省,注重实效,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精打细算;同时,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崇尚先进,弘扬新风,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水利人的优良传统,为圆满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