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23日讯(记者 李顺卿)2月21—23日,全国水利财务经济工作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出席会议并强调,提高资金保障能力是水利财经工作的首要任务。水利财经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强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水利资金安全和效益,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能力。
翟浩辉说,“十五”期间,水利财经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践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部党组治水新思路,为保障水利事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有效地支持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水利管理业务的正常开展。二是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水利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水利系统初步确立了一套要求明确、过程公开、权责明晰的预算编制规程与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制度,使预算制度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公平性得以充分体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了水利资金运转效率和使用效益,提高了水利部门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高了水利预算单位的管理水平;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基本达到了监控、效益、透明的三大目标。水利财务统一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实现了财务部门对单位预算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级水利预算资金的管理水平,基本达到了保障水利资金安全和效益、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要求。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价机制初步形成。水价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水价杠杆有力地促进了节约用水,“终端水价制”、“供水到户”、“超定额累进加价”、“丰枯季节水价”、“两部制”水价等各种科学的水价制度在全国的许多地方开始推行。四是水利经营管理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取得进展。转变了经营管理策略,更加重视资产管理和运营。五是水利财经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翟浩辉深入分析了“十一五”水利发展和水利财经工作面临的形势后指出,今后要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认真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一,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保障能力,正确处理好提高保障能力与资金安全运行的关系。在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能力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资金效益和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要更加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推行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效益更高的项目上;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水利资金的安全运行。
第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水利财务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制度创新与政策落实的关系。要继续深化水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在细化部门预算、扩大支付范围和级次、拓宽政府采购领域和规模、加强并规范非税收入等方面狠下功夫;要继续推进财务统一管理体制,以中央水利资金管理制度的实施为龙头,在全国水利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资金管理责任制,明确资金使用责任;要继续做好水利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第三,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处理好农村税费改革、水价改革与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灌溉末级渠系更新改造的投入,从整体上协调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进一步推进水利经营管理的战略性调整,处理好转变政府职能与加大对水利经营管理领导与指导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分级管理,授权运营,责权明确,补偿合理”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深化水管单位内部改革,实行全面的效绩管理,提高水管单位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供水、水电、旅游和其他多种经营。已经有非农业供水的单位要调整供水结构,延伸服务范围,扩大向城镇供水的能力,在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上下功夫。
第五,进一步加快水利财经队伍建设,处理好学习、培训与引进优秀人才的关系。
翟浩辉强调,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资金的安全运行,要在提高保障能力的同时,把水利资金安全运行作为防止腐败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水利资金的安全运行。
水利部财务经济司张红兵司长等对《中央水利资金管理责任制度》、《水利部预算项目管理细则》作了讲解。湖北省水利厅等六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财政部农业司、水利部相关司局及直属单位、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