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在讲话用“四大体系”勾勒了2020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
他指出,按照《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力争到2010年,全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降至1%以下,农村1.6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二级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55%,年均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年均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
他强调,完成“十一五”规划还有三年时间,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进一步落实责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时,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谋划好水利发展的长期目标。初步考虑,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四大体系:
——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主要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中小河流、受台风影响地区、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5%以下。
——基本建成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城镇供水安全得到可靠保障,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基本建成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污染有效控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重点地区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治理,严重超采区状况根本好转。河流的生态用水基本保障,部分生态严重损坏的河流逐步修复。水土保持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修复成果持续巩固。
——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基本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全面实行,水功能区管理得到完善,应对突发性水危机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他强调,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