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水利依法行政 增强政府执行力
提高水利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周英
深入调研,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重要环节。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我带领政法司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同志,就水利依法行政和增强政府执行力开展专题调研,取得以下成果。
第一,坚持贯彻群众路线,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掌握实际情况
这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考察、书面调研、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既突出了深入基层,又注意了调研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研组赴贵州、山东和黄委山东河务局以及松辽委开展了实地调研,分别与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县水利局及流域机构的同志进行座谈,深入到基层水管单位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对水利部机关及部分在京直属单位、7个流域管理机构和北京、江苏等9个省(市、区)的水利职工和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水利职工问卷3264份,收回行政管理相对人问卷623份;召开了部分流域和地方基层100多名水利干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多种形式调研,深入剖析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达到了联系群众、了解实情、问计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各地通过加强立法,实行以规划为龙头、水行政许可为主要手段的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加强水行政执法,保障了中央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实施,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水利部门良好形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问卷调查中,有67%的水利职工和79.8%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水利部门依法行政的总体评价为好。
水利依法行政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水法规体系还不完备,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空白,各地对采砂条例迟迟不能出台反映强烈。二是体制机制和行政程序还不健全。流域与区域管理事权不清、部门职责交叉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水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行政执法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问卷调查中,有多达41.2%的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水利部门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偏低,22.8%的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水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四是行政干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上述问题存在,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到位,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素质能力还不适应依法履行职责、推动水利科学发展的要求。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炼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加强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新认识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改革与发展全局,需要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的同时,积极创新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深切体会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需要通过制度来规范、引导和推动。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做法法律化、制度化,贯彻到政策法规中,落实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行动中,科学发展就有了切实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立法的规律性,提高创造性,增强前瞻性,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行之有效的治水经验和措施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强化水行政执法,保障这些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有效应对复杂局面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同时也进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增多的“矛盾凸显期”。这种特征在水利领域,表现为涉水事务的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人民的利益诉求更加复杂且相互交织,涉水的利益冲突日益增多。我们深切体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主体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协调与水相关的利益关系的难度不断增大,通过依法行政规范的涉水社会行为更加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通过水利立法从源头上调整各种涉水利益关系,通过水行政执法从实施环节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特别要从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保证依法行政的公平和公正,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强涉及民生的水利建设的同时,要解决好用水权利维护、水源地保护、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水事纠纷处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权益的水利问题。我们深切体会到:民生水利日益推进,水利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系更加密切,依法行政越来越成为体现民意、维护民情、保障民权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及时准确反映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水利需求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保障民生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是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强化社会管理,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我们深切体会到:强化依法行政,能够有效地加强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规范水事活动秩序,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加强社会管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搞好规划调控、政策制定、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执法监督,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政府权力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的关系,规范和约束全社会的水事行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提出加强水利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提高水利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措施
一是继续在深化学习上下工夫。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联系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是以民生水利为重点,完善水法规体系。抓紧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的项目起草工作,积极推进其他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采砂管理立法问题,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
三是以完善程序、强化责任和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分解执法职能,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完善行政程序,研究制订“水利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水利部行政程序规定”。采取加强培训与考核、积极探索建立专职化水行政执法队伍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
四是以规划和投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加快编制水事矛盾焦点地区的水利规划,争取建立稳定的水事纠纷处理经费渠道。
五是以理顺关系为重点,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完善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取水许可管理和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事权划分的授权文件,尽快出台关于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管理的事权划分规定。研究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六是以弘扬法治精神为重点,深入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按照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的要求,加强普法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水利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水法律素质和水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