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作交流发言
深入开展调研是巩固和深化学习培训成果,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淮委调研工作进展顺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影响治淮科学发展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对治淮事业如何科学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调研工作效果初显。
一、基本做法
我委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紧密围绕治淮中心工作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心确定了 “淮河中游沿淮及淮北城市群水资源供需对策研究调研”等35个调研课题。在调研过程中,我委注意丰富调研形式,“访贤于群众,问计于基层”, 坚持调查情况和研究对策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工作。据统计,我委35个调研课题,共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124次,访谈人数1789人,发放调查问卷1017份。
二、查找出的主要问题和形成的共识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治淮事业面临着一些与科学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制约着治淮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对关系治淮事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认识有待深化,治淮的科学发展思路需进一步完善。二是淮河流域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建设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与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不相适应,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淮干滩区移民等民生水利问题亟待解决。三是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关系需进一步理顺,流域水行政执行力不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治淮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治淮事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面对治淮事业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去解决。
(一) 关于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我们要在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进一步治淮建设规划(2009—2013年)》。当前,特别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机遇,全力推动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调整、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和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淮干滩区移民安置等民生水利工程。
(二) 关于淮河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在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综合利用研究和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规划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及水功能区的管理工作。
(三) 关于淮河治理的长远发展问题。我们要加强对淮河自身规律和治淮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开展淮河与洪泽湖关系、淮干河道特性和整治方向、水资源配置与开发战略、淮河流域洪涝关系、水环境安全重大对策等重大课题研究,把握规律,理清思路,谋划治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
(四) 加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流域水行政执行力、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