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世博园区防汛排涝工程建设

了解白莲泾泵闸工程建设

考察上海市防汛信息系统建设

查看临港新城海塘

听取滴水湖建设介绍

听取上海防汛抗旱准备工作汇报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王鑫)4月19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率国家防总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检查组对上海市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等参加检查。上海市副市长、市防指总指挥沈骏陪同。
19日上午,国家防总检查组实地查看了上海市防汛指挥中心,详细询问了上海防汛指挥信息化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现场考察了临港新城海塘及滴水湖防汛工程情况,实地了解了风暴潮防御工作情况。下午,陈雷一行冒雨前行,检查了世博园区防汛排涝工程及白莲泾泵闸。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现在正是世博会筹备的关键时期。陈雷详细了解了防汛排涝工程建设情况和应急预案准备情况,并对做好世博园区防汛排涝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组听取了上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今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汇报。
陈雷充分肯定了上海市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多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首要位置,与时俱进,锐意进取,防汛、防台风及抗旱供水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两个保障”,构建了“五个体系”,强化了“五个坚持”:为上海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上海奋力实现中等发达水平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防汛防台风安全保障和抗旱供水安全保障。构建并完善了防汛工程体系、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案体系、信息保障体系和抢险救援体系。在工作方针上,坚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努力争取防汛防台的主动权;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力求不死人、少损失;在工作机制上,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各类防汛责任制,力求防汛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工作措施上,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不断夯实防汛防台风工作基础;在应急抢险上,坚持军民联防、区域联动,形成防汛抗旱强大合力。
陈雷深刻分析了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他指出,上海属于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又地处亚热带南缘和东亚季风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上海在尽享渔耕舟楫之利的同时,也备受外洪、内涝、台风以及干旱缺水等灾害的侵扰。分析上海市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凸显。一方面,由于海平面上升以及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造成地面整体标高的损失,导致城市整体抗洪排涝能力降低,加剧了城市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咸潮上溯、海水倒灌,威胁长江口沿岸和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的安全。
二是城市暴雨洪水灾害突出。上海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多毫米,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受城市热岛效应、地面沉降、河道淤积以及台风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上海市区短历时、高强度的局地暴雨时有发生,城市内涝问题更加突出。
三是城市供水保障任务艰巨。近几年,随着太湖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太湖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环境持续恶化,加上海水倒灌、咸潮上溯的影响,供水形势不容乐观,供水保障任务艰巨。
四是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影响重大。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外开放度高,加之世博会的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阶段,社会公众和各国媒体对上海市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关注。这些特点决定了上海市水旱灾害涉及面广、影响大、政治敏感性高,对防汛抗旱保安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雷指出,诸多考验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海堤、江堤等能否经受住大洪水、强风暴潮的考验;二是涵闸、泵站等排涝设施能否切实发挥作用、经受住暴雨洪水和严重内涝的考验;三是供水、供电、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通讯、交通、化工等基础设施能否经受大洪水、超强台风的考验,不致引发次生灾害;四是城市应急反应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能否经受大面积内涝、停水、停电、交通中断等突发事件的考验,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转。
陈雷强调,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世博会筹备的关键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雷对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今年上海市的防汛抗旱工作要紧密结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在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级领导要全面熟悉责任区内的防汛抗旱基本情况和特点,掌握防汛抗旱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防汛抗旱职责。
二要进一步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城市防洪排涝是上海市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刚才上海市也谈到了这方面的安排。要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抓紧做好城市河网及下水管道疏浚整治和排涝管网更新改造,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增加和充实机动应急排涝力量,提高城市抗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汛前要对排涝泵站、管道等设施进行维护,对极易造成积水的地区要进一步落实预案,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
三要进一步重视和做好台风暴潮防御工作。这几年我国台风防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主要是抓好“防、避、救”三个环节,做好人员转移避险等工作。要高度重视,做好超强台风和强风暴潮的应对工作。要把台风防御工作的应急措施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综合考虑海平面上升、地面下降和超强台风及风暴潮叠加等最不利影响,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构建更加安全、完善的防汛防台减灾体系。
四要进一步抓紧应急度汛工程建设。今年是上海城市建设高峰年,上海世博园区、重要基础设施等在建工程多、施工量大,应急度汛保安任务艰巨。要抓紧病险和水毁工程修复,尽快恢复和提高现有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对在建的重点工程以及汛前难以完成的各类在建防洪工程,要逐项制订应急度汛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度汛。
五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要按照突发水旱灾害事件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强化各级防指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要从实战要求出发,落实抢险队伍,补充防汛抢险物资,加强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水旱灾害事件的能力。
六要进一步加强抗旱供水及水资源调度工作。上海市在水务一体化管理方面富有经验,要继续深化水资源的科学配置、节约和保护,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把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位,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确保供水安全。对突发性的水污染和供水危机事件,要有应对预案。
七要进一步发挥太湖流域防总的重要作用。太湖流域河网纵横交错,防洪除涝矛盾突出。太湖防总即将挂牌成立。要在太湖防总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发扬团结治水、和谐治水的优良传统,与周边省份一起,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团结抗洪的合力。
水利部有关司局、太湖流域管理局负责人参加检查。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