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陕西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11-08-31

陕西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陕西省水利厅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强化水行政管理、执行各项水利政策、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基层服务组织主要指乡镇水利管理机构。

  一、陕西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量大面广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一时缺位,水利基础设施一度遭到破坏,影响了农业的稳产增收。为扭转这一局面,我省各地于八十年代初中期相继成立了乡镇水管站。1988年,省政府曾专题研究水管站设立问题,确定全省乡镇水管站编制人员3400人、全额事业单位,实行县水利局与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各项机构变革的推进,特别是1996年陕南撤区建镇、2002年全省乡镇撤并、2005年前后开始的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水管站的管理体制、编制、人员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职能不断弱化,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水利管理职能被严重削弱。乡镇机构变动后,95%乡镇水利站由县管为主变为乡镇管理为主,县级业务部门仅被赋予业务指导的职责;一些乡镇将水管站、农技站、林技站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一些乡镇撤销了水利管理站,只保留了一名农业或水利员的编制,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仅有5%乡镇水管站仍以县区水利局管理为主。

  农业综合服务站和乡镇水利员都由乡镇直接领导,平时主要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而一些没有设立水利(或综合)服务站的乡镇,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编制没有对应的人员,有的有水利员但却不懂水利专业,除防汛职能外,水利管理职能基本上名存实亡。

  (二)服务功能降低,保障能力不强。据调查,县级水利部门基础资料缺乏,基础工作无人承担;乡村小型水利建设既无整体规划、也没有发展思路;乡村需要解决那些水利问题,县水利局基本不清楚;大量的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跨村工程)产权不清,管理不善,处于吃老本或毁坏待修的状态。

  (三)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开展难度加大。据2010年调研,安康市200个乡镇水利干部247人,水利专业仅82人,占不到总人数的1/3,两个乡镇平均不到1名水利技术员。

  (四)经费严重不足,自身建设落后,队伍不稳。

  二、现阶段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机构的客观要求

  一是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据统计,我省水土保持、人饮、小水、水产和基本农田五项小型水利工程的无偿投入,2008年为24.68亿元,是1999年的四倍,其中水土保持达到近2倍、人饮达到10倍多、小水为原来的8倍多、水产达到近8倍,基本农田建设投入更是从无到有达到3亿多元。投入的猛增不仅加大了建设的任务,特别是增大了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维护运行的监管责任。

  如何使这些工程长久地发挥效益,摆脱小型水利工程“国家投入----管理不善----损坏失修----再次投入”的怪圈,是摆在各级政府特别是水利部门面前的紧迫、复杂课题。要打破这个怪圈,一方面需要建立新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新的运行机制的实施,需要基层水利管理机构来监管。这是现阶段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机构的客观要求。

  二是基层存在的大量涉水事务,要求必须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机构。主要的涉水事务有:1、为乡镇政府编制防汛预案并充当防汛参谋(由于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所有的乡镇都很重视这一工作,包括防汛任务不大的塬区,也把危房和街道排洪列为防汛内容);2、为水利统计和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村组联系落实水利项目; 3、水利法规、政策在群众中的宣传和贯彻;4、协助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行政执法、水事纠纷调解; 5、组织群众实施农田基建、乡村人饮、流域治理等小型水利建设并提供技术指导;6、协助水资源费的征收;7、组织和协调辖区内群众抗旱;8、跨村水利工程的监管; 9、农民用水协会的监管(商洛市已明确);10、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监管(一直要求但未做到)。这些事务,县区水利部门管不过来、乡镇政府又无力管理。

  三、近年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改革成效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63号)印发后,商洛市和宝鸡市水务(利)部门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做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于2007年和2009年完成了乡镇水利管理机构编制的审批工作。两市基层水利管理机构改革的成功,为全省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值得大力学习和推广。

  商洛市163个乡镇的158个水管站整合为76个基层水务管理中心站,核批财政供养编制348人。商洛市编办批复文件明确:中心站为县区水务局的派出机构,人员经费列入县区财政预算,人财物和工作经费由县区水务局统一管理。宝鸡市除千阳县实行农业综合服务站管理体制外,其余11个县区共设立了97个水务管理站,落实编制290个。各水务管理站都实行“乡镇政府和县水利局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岐山县乡镇水务管理站与供水站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其运行经验也值得各地借鉴。

  两市经过改革,一是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公益性质,将原来的乡镇直接管理或者双重管理改为县水利(务)局直接管理或者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将乡镇工作人员改回水利工作人员,人员身份和工作职能重回正常轨道;二是整合了技术和资源,按小流域和区域设置水务管理中心站,每站平均3—5人,便于开展工作;三是有利于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实现了县区范围内人员统一调配、管理,有利于队伍稳定;四是初步探索出水务管理中心站与驻在地乡镇政府工作联系与协调的经验;五是探索了乡镇水务管理站和集中供水站合作的经验;六是今后将逐步建立起县区水务局、水务管理中心站、农民用水协会、农民水管员四级水务管理新机制。商洛市政府发文明确农民用水协会在水务管理中心站领导下开展工作,管水员在协会的组织下开展工作,实现农村水务和农民的“零距离”接触,逐步解决农村水利主体缺位的问题。

  四、今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一)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代拟稿)》,力争尽快出台。我厅代省政府拟写的《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2011年根据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水利部即将推出的《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做好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在与市县座谈中,绝大多数市县水利部门都认为基层水管站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公益属性有利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所以,理顺管理体制、确定公益性质是加强基层服务体系的主要对策。

  (二)在“十二五”期间,争取省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补助。对已改制的基层管理站办公房建设和设备购置给予每站50万元补助,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增强服务能力。

  (三)组织参加水利部举办的基层水利员培训,通过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