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仓市水利普查办公室作交流发言

2011-09-16

  

在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太仓市水利普查办公室

  在水利迎来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我市在圆满完成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交给的试点任务基础上,继续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2011年的普查工作。做到“四个不减,四个增加,四个继续”:

  一、热情不减,信心增加,继续保持创业的干劲。

  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普查工作,十分珍惜试点的机会,全市上下满怀热情、全力以赴开展普查。在国务院普查办、水利部、江苏省等上级普查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普查试点工作。也使我们锻炼了队伍,促进了工作,增强了信心。今年是清查登记年,也是水利普查的攻坚之年。我市提出要保持试点时“实、快、细、严”的做法和“三十二字太仓经验”,继续在全国领先、做好示范。年初,市政府发文增补了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形成了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14个市级部门和三区七镇共24个单位为成员的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2月迅速部署,市政府召开普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研究确定今年工作计划,讨论通过《太仓市水利普查实施方案》,部署普查各项工作。各镇和水处理有限公司也成立了镇级普查领导小组,并以水利站、水管单位为镇级普查工作机构,村(社区)也成立工作小组,形成了市、镇、村三级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另外,水利系统抽调精兵强将,作为市普查办公室专职人员,市普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都确定联络员,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为正式普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保证。

  二、目标不减,任务增加,继续发扬创新的理念。

  我们认识到,水利普查不只是一次阶段性的工作,更是一次摸清实际、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服务当前、规划未来的重要举措。因此,根据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普查总体方案,结合我市试点及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了《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经多次讨论完善,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作为本市普查工作的纲领,提出不折不扣完成国家、和省普查任务,同时开展本市拓展内容。主要有:开展占全市河道总数80%以上的镇级以下河道的普查,开展规模以下灌区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调查。建立太仓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县级水信息平台。虽然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对于开展更科学地开展规划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有效地开展河湖岸线和水域的管理保护可提供全面、权威的基础资料,在上级普查机构的指导帮助下,拓展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三、步骤不减,措施增加,继续保持创优的目标。

  我们严格按照清查登记阶段“一主线、两任务、三阶段、四节点”的要求,按照规定的各环节、各步骤开展工作,同时增加措施、真抓实干、攻坚破难,保障提交优质成果。

  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强化四项措施:①增加普查人员,比试点时增加了100名村普查员,全市达到197名,形成市、镇、村三级普查网络。②认真培训。3月初步,召开240人的动员培训,分专业集中集中授课,考核发证,持证上岗。③基础资料收集注重全面、权威。收集了水利历史、现状和规划资料,到相关部门获取了经普、农普、污染源普查、土地二调、规模养殖等数据,还获取了最新的高分辨率电子影像图,为辅助内业识别和外业调查、提高空间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市普查办通过书面函件的形式向有关部门申请相关资料,并由提供单位书面回复,提高了工作的严肃性和资料的权威性。④保证台账建设质量。认真确定台账对象,做到规模以上不漏、规模以下有典型性。数据获取方式上,有计量装置的实地抄表、专人复核;没有计量装置的机泵,安装电度表和传感计时器,发放开机时间记录表,完整真实记录原始数据,准确换算取水量。

  二是清查登记阶段一步不减:①3月底编制下发普查对象清查基础名录。②4月1日起全面启动现场清查登记工作。按照“在地原则”,由各分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采取实地调查、档案查阅、对象访问、普查工作底图核对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地毯式清查,5月底完成清查数据获取,清查对象共涉及23类,总数为67250个。③5月完成河道清查和工作底图标注工作,流域面积50平公里以上河道22条,省拓展的镇级河道147条,全部标注到1:1万工作底图。④5月底完成清查数据上报,6月初各分区、各专业开展全面审核和外业抽检,在此基础上,完成县级自验,形成《数据汇总表》和《审核报告》等成果资料上报,全市普查对象涉及23类,总数为2264个。

  三是紧锣密鼓开展普查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工作。①制订了《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案》,完成了6大类723个普查对象空间数据采集,正在开展标注。②认真组织复核、修订,做好对象清查名录增补。③全面开展普查数据获取,做好录入、审核预处理。④继续做好台帐建设,开展事中质量抽查,保证数据质量。

  四、力度不减,成效增加,继续创造太仓经验。

  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市继续增加各项保障力度,并取得较好成效。一是经费投入继续增加,已经到位资金250万元,并在下半年还将追加财政预算,除了用于直接普查工作需要,还用于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建设水信息平台。我们与江苏省水利厅和技术支撑单位上海慧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移动计算技术在水利普查中的应用》科研项目基本完成,可为空间数据采集和普查现场管理,以及县级水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成功的范例。

  二是质量控制措施继续强化。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实行人人有责任、环环有审核,加强现场指导督查,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专门制定了《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办法》及具体质量控制细则,执行“四级审验制”和“五步审验法”,确保清查数据质量。各分区普查人员对台账表、清查表进行经常性检查和人工审核。各专业组对各清查分区采取交叉作业的方式进行抽查验收。清查数据上报审表验表严格实行填表单位内审、普查员收审、普查指导员复审和普查机构验审的“四级审验制”工作流程,各环节的交接、审核都有详细记录,并整理归档,做到有据可查。根据清查数据审核结果,各项漏、错报(填)率指标均为零。

  三是宣传发动工作继续深化。今年以来,已在《太仓日报》刊载普查专版2期,编发《工作简报》5期和《信息旬报》24期,及时报道普查工作动态。利用国家发布普查标志、标语口号和“3.22世界水日”,组织开展电视广告、报纸专刊、广场活动、横幅标语等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并印制普查宣传杯20万只、宣传伞1500把,向普查对象和市民发放,加大知晓度和支持率。同时,借助普查活动,也开展中央一号文件的宣传,如今“又要大干水利了”、“水利地位越来越高了”等声音在群众中传递,足以反映宣传起到了作用,也为水利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各位领导,太仓的水利普查工作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已顺利完成了前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会议在我市召开,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向其他地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自始至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任务!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