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机制 科学管理
全面提高财政预算执行能力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是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按照水利部的工作要求,我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实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着力构建预算执行长效机制,努力克服层级多、战线长、项目多、任务重等困难,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财政预算执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有效促进了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各项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现将我委预算执行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形成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黄委党组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工作。年初委党组即组织召开全河预算执行工作会议,要求委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省局所属各市局负责人、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全部参加,第一时间安排部署预算执行工作。陈小江主任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要求预算执行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布置;各分管领导统筹协调,按照分工项目具体抓;财务、规计、建管等部门通力协作,有效衔接,建立工作重点突出、责任体系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进度。
二、创新机制,优化适应预算执行的建管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改变法人级次多、项目分散、支付滞后的不利局面,在水利部有关司局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改革了建管体制,在山东河务局、河南河务局分别成立了工程建设局,在水文局成立了工程建设处,黄委工程建设局也已上报水利部待批。通过改革,减少了项目法人单位,加强了项目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强化前期,及时完成项目计划审批工作
认真分析项目前期工作状况和项目建设条件,要求在前期工作必须达到一定深度才能申报项目。同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保证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方案实施。主管部门要确保计划(预算)在接到水利部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分解下达项目单位,最大程度地为预算顺利执行争抢时间。
四、及早谋划,提前做好项目前置工作
项目一经确定,要求项目单位立即启动项目实施前期工作。一是开展招投标、政府采购、签订合同等工作;二是提前做好基础建设项目的市政规划许可、土地征用等手续。对项目实施各项前期工作由专人逐环节逐项目抓紧盯牢,扎扎实实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确保项目计划下达即可实施。
五、全程控制,建立预算项目节点控制流程责任制度
我委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为切入点,以确保预算执行及时、均衡、安全、有效为主线,以强化项目执行责任控制为核心,建立了预算项目节点控制流程责任制度。根据预算执行的要求及项目实施的特点,对790个项目分类逐项明确了实施和预算执行考核目标,其中行政事业类项目588个、科技项目25个、基本建设项目83个、水利基金项目94个;确定各单位、各部门的一把手为项目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和预算执行;明确预算执行涉及的各部门、各节点的任务、责任人及其职责;每月底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对影响支付进度的22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对达不到支付目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财务、规计、建管、水调、国科等责任部门进行重点督导,人劳部门进行通报,形成科学管理、严格管理的良好局面,建立预算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强化督导,严格预算执行例会及约谈督导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预算执行联席会议,陈小江主任亲自听取预算执行工作汇报,督导重大项目预算执行进度;每周召开一次预算执行例会,由主管主任听取有关部门汇报,研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约谈督导的频率和力度,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支付进度实施全程监控,确保工程实施与预算执行相互促进,协调进展。
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同时,我委审计、财务、建管等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扩大监控范围,做到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确保工程及项目成果质量和资金安全。
七、严格考核,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行严格的预算执行工作考核制度,对完不成预算执行进度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年度考核一票否决;每月对措施不到位、支付进度明显滞后的单位和项目在全河进行通报,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将预算执行完成情况与下年预算安排挂钩;对科研单位完成不好的项目组,取消项目申报资格。
汇报完毕,谢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