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碧水工程早开工 改善环境利民生


2008-04-10

 

城市防洪沿山河工程    (缪宜江)

 

编者按:

  扬州风光清秀婉丽,文化精细雅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无不透着美的气息。扬州的水为城市水环境营造了美妙的氛围;扬州的水利工作对扬州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是扬州兴衰的命脉,承载着扬州历史,也经营着扬州的明天。扬州市水利局局长李春国说:“在承继现在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关注民生水利问题,高度重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我们相信,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指引下,扬州水利将越来越精彩。

  烟花三月,在一片片金黄色油菜花的映衬下,扬州广袤大地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河道、一个个清澈见底的池塘、一行行苍翠多姿的绿树,展示着扬州市“碧水工程”的初步成效,也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和不懈探索。

  碧水工程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

  翻开2002年的测量数据,扬州市2250条县乡级河道淤积土方达11000万方,普遍淤高在1.5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米,很多河道运行三四十年一直未进行疏浚。这不仅制约了扬州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2003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全面开展以河道清障疏浚为主要内容的碧水工程作为“人均增收千元,全面奔小康”的重要内容,编制了疏浚规划,并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后又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全市开展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主题的村庄河塘整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县乡河道疏浚1090条,长3770公里,土方6403万方;整治村庄河塘5924条(个),疏浚土方2083万方,清除水生植物600万平方米,清除垃圾9万吨,绿化植树53.9万株,复垦土地540亩,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不少地方出现了群众主动要求搞碧水工程的现象。

  投入机制为资金提供保障

  推进县乡河道疏浚及村庄河塘整治,加大投入是重要保障。在实施碧水工程过程中,扬州各地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积极推广以土换资、水面资源承包经营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补助与群众投工投劳、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的河道疏浚及村庄河塘整治投入机制。在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建设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一土多用、一水多用”“以土换资、以水生财”等投入模式,为碧水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实行综合治理,发挥水系整体效益

  碧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发挥河道水系的整体效益,改善农村综合环境。在落实建管制度,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扬州各地把河道疏浚及村庄河塘整治与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与土地复垦、农村环保、卫生防疫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碧水工程为龙头,促使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配套,实行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河道疏浚的综合效益。同时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让水活起来、清起来,使农村环境美起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和环境面貌。

  河塘的水清了,农民们在喜悦之余,又有些担忧:清水能流多久?整洁的环境能否保持下去?为防止村庄河塘陷入“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扬州各地大胆探索,因地制宜,积极研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河道疏浚及村庄河塘整治的长久效益。有的地方采取划分党员责任区、村民门前三包的方式落实管理责任;有的地方通过林权转让、河塘承包等措施落实河塘疏浚管理;还有的地方落实了多种形式的保洁管理,建立了专门保洁队伍。同时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来源:现代水利周刊    2008年4月10日

作者: 肖丹 闫伟 傅桂明 沈玉珊
SRC-102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