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
|
|
2005-12-06
|
□本报记者 高立洪 10月20日,在黄河之滨郑州,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用热烈的掌声,通过了《黄河宣言——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并表达了国际水利界对中国在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方面所作积极努力的敬意。
从一定意义上讲,《黄河宣言》是当代水利人治河理念的升华,凝聚了中国水利人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大自然演变诸种原因,也由于人们对河流生命的一度漠视,河流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许多河流河源衰退、尾闾消失、河槽淤塞、河床萎缩、河道断流和水污染严重,使得依赖河流的生态系统出现紊乱甚至崩溃,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河流恢复健康生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成为当代水利人迫切求解的重大课题。
跨入新世纪,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的指引下,水利工作开始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对水的传统认识,人们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河流问题更加关注,对河流的认识日趋深化、理性,认为河流是有生命的。各流域管理机构树立全新治水理念,根据各河流的发育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新的治水形势和任务,确立了其“河流代言人”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在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方面,开始了全新的实践和探索。
面对中国极为复杂、治理难度极大的河流黄河,黄委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理念,确立了初步理论框架:“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这些标志要通过九条治理途径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与此同时,黄委积极建设标准化堤防,完善防洪体系;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连续6年实现黄河全年不断流;开展淤地坝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减少泥沙入河;实施调水调沙,冲刷淤积严重的河道,增加河槽过流能力,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长江委提出“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方略,推动长江保护、治理和开发,决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健康的长江。针对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下游河道的改变,长江委修建了实验室,研究河道本身的问题、生态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同时,长江流域还实施了“重建江湖联系、还长江生命之网”项目,使天鹅洲长江故道、武汉涨渡湖、洪湖、安庆白荡湖等阻隔湖泊季节性开闸通江。海委把恢复生态作为第一要务,保护和修复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维系海河健康生命,实施“引岳济淀”,缓解白洋淀干旱缺水矛盾,确保淀区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还开展漳卫南运河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有效改善漳卫南运河下游河道水环境,缓解下游旱情,维持南大港湿地的良好生态。松辽委根据流域“三省两河”特点,进行水资源规划,开展初始水权分配,并对扎龙等湿地补水,水到之处满眼绿洲。淮委提出要给洪水以出路,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施19项治淮骨干工程,进一步完善淮河防洪除涝体系,结束了800多年来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的历史;同时在汛期实行水污染联防,制定闸坝应急调度方案,避免污水团集中下泄造成水污染事故。珠委提出“维护珠江健康生命,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目标,维护珠江优良生态,促进社会、自然、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调水压咸”,通过科学调度珠江上游各水库下泄流量,压制从珠江口上溯的海水咸潮,保证澳门、珠海、中山以及广州等地近期的城市供水和居民饮水安全,维护河口地区生态。太湖流域管理局把治污和水资源保护作为中心工作,实施“引江济太”,将长江水调入太湖和流域河网,以增加流域水环境容量,加快流域水体流动,改善太湖和流域水体水质,并增加向太湖周边地区供水,进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祖国的西北,黑河连续几年省际分水成功,塔里木河连续向下游调水,使下游生态与环境进一步得到修复。此外,各地维护中小河流健康生命的努力也在进行之中。
河流是有生命的。如同大自然中其它众多的生命体一样,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河流才能拥有健康的生命。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就是要实现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是污染超标和断流;就是要实现面临洪水时具有调节能力,而不是决口或肆意泛滥;就是要实现冲淤相对平衡而不是河床不断抬高或过分刷深;就是要使生态系统正常运转,而不是生态隔绝……河流无语,而“河流代言人”则有责任、有义务约束人类自身行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我国提出的“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与国际上现在谈到的健康河流、健康水道有所不同。国际上谈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更多的是关注河流生物的健康,或是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而在我国,人们除了关注河流生物健康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外,还把河流视为完整生命体来对待,通过各种措施使她长久地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稳定的服务。但把河流看作生命体后,河流就成了人类的伙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提出的“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内涵要比国际上健康河流的内涵更为丰富广阔。可以说,提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内涵,将其作为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并积极朝着恢复河流健康生命方向努力,是中国作为世界水利大国,对国际社会的独特贡献。
人与河流唇齿相依,河流健康生命与人类发展休戚与共。《黄河宣言》既是当代水利人成功实践的结果,也是当代水利人理性进步的标志。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维护河流应有的尊严与权利,珍惜河流生命,呵护河流健康,让河流生生不息,健康流淌。
|
作者:
高立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