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0月28日讯(记者 高建民 王洪斌)2000年以来,经过六年艰苦奋战,山西省633万农村人口告别水荒。近日,记者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上了解到,从明年起山西省要把农村饮水工作的重点及时转移到提高饮水安全标准上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全省1092.1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于幼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薛延忠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作主报告。
2000年,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六年来,全省共完成投资22.38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53万处,解决1.96万个自然村、633万人、74.55万头大畜的饮水问题,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是,山西省农村饮水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水利部门普查,目前全省仍有1092.13万人存在着饮水安全问题,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6%。
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于幼军指出,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稳定解决、注重效益、建管并重”的原则,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全面提高农村饮水的质量标准,实现农村供水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要认真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各地要认真编制好“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和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总体规划;二是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大省级投资力度、认真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和乡村群众自筹资金、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四轮驱动”的方式努力使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资金得到保障;三是明确责任主体、职能分工和责任追究制度。哪一级、哪个部门出现问题,就要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以保证这项惠及全省上千万人民的重大工程,在预定期限内完成,收到理想成效。
省委副书记薛延忠指出,饮水安全事关农业综合能力提高,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增收致富,事关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事关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度,这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提高认识,把握重点,科学推进,创新工作,强化责任,扎实工作,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搞好科学规划设计,加大投入,保证质量,把这项工程建成人民放心和满意的工程。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务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确保工程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要求,在今后的饮水安全工作中,要明确目标任务,抓住重点环节,认真搞好工程设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切实抓好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严格保护水源,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5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