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题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3月31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在部署2005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工作时宣布。
叶如棠指出,今年宣传活动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宣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宣传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对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的高度重视,宣传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认真解决群众饮用水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饮用水问题的积极反响。同时对饮用水安全的突出问题进行舆论监督,通过宣传报道,进一步增强各地各部门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识,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促进主要饮用水源及保护区、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围绕宣传主题,组织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赴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中线水源地以及河南、河北等地开展一系列采访报道,还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题报道。
据水利部统计,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最为严重,地下水质有恶化趋势。全国农村中约有6300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万人饮用苦咸水,不少饮用水源地遭受污染侵害,1.9亿人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中的总氮超标,三峡库区水质保护也不容乐观,太湖水质有严重反弹趋势,淮河污染依然严重,治理效果时有反复,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都给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对此,叶如棠强调,宣传报道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记者的文章不仅要报道现象,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促使各级政府和干部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改善饮用水安全。
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