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太湖何日告别污染之痛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现代工业文明使孕育了吴越文化的土地焕发着勃勃生机,但是也给这片旖旎的山水带去了令人忧心的伤害,甚至付出了沉重代价

 

太湖何日告别污染之痛

 

  目前,太湖流域的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正面临着水质型缺水的尴尬,物质丰富与水环境质量倒退的矛盾突显。在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接近尾声时,我们不得不为此感到担忧。

  痛处一:交界水域污染严重

  据记者了解,太湖流域4038公里现状评价总河长中,全年期综合评价水质劣于Ⅲ类的河长占84.4%,湖泊总体上呈富营养化。经过近些年的治理,太湖水质虽然已出现好转趋势,但太湖北部湖湾水质污染严重,为Ⅴ类或劣于Ⅴ类。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评价,流域356个水功能区中,全年期水质达标的只有85个,达标率仅为23.9%。
  令人心急的是,在交界水域这种污染状况更为突出。5月23日,记者在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交界的运河王家泾段采访时发现河水浑黑不堪。两市4天前联合监测的数据表明,这一河段9个交界断面只有2个水质为Ⅴ类,其余均为劣Ⅴ类。这一状况在太湖流域并不鲜见。根据2005年4月《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中的数据显示,22个省界河流监测断面中,64%的水质为劣Ⅴ类,27%为Ⅳ类,也就是说低于Ⅲ类的占91%。其中苏沪、苏浙边界河流的14个监测断面中除3个为Ⅳ类水质,其他均为劣Ⅴ类水质,比往年有所上升。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房玲娣介绍,在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密集,产生大量污水,加上乱排、偷排污水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特别是下游地区的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经常因水污染引发边界地区纠纷,省际协调解决难度很大。而记者在江苏常州与无锡交界的漕桥河就遇到此类事件,部分企业偷排污水致使两岸居民深受其害。

  痛处二:水源地污染威胁饮水安全

  太湖之痛很快就能“痛”到人们身上,并且是直接体现在每天必需的饮用水上。
  太湖流域内有23个供水人口超过20万、日供水量达5万吨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可是经有关部门评价,只有1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合格日供水量为500万吨,占日供水总量的48.7%。
  对于生活在其他11个集中供水范围的人们来说,水污染造成的威胁就摆在了面前。浙江嘉兴就是此中典型。该市5个水源地水质均为Ⅳ~Ⅴ类,枯水期甚至劣于Ⅴ类。石臼漾水厂是嘉兴市区仅有的两座水厂之一,记者在取水口处看见,水体呈黄黑色,上面还悬浮着一层杂物,仅依据感官即可推测这种水质达不到规定的饮用水取水标准。桐乡市果园桥水厂承担着30余万人的供水任务,取水口附近河道上往来船只不断,水厂仅用一道围隔阻隔油污。据悉,这里的水质为Ⅴ类,个别指标已属劣Ⅴ类。幸而有高新水处理技术,嘉兴市居民的饮用水才有了保障,然而高昂的代价却令水厂感受到重重压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王勇博士深为担忧:嘉兴经济发达,用得起高新处理技术,如果那些欠发达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遭受污染,居民们又该如何面对?

  痛处三: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最棘手问题

  谈到太湖流域的水污染,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所长张湘宁最忧心的是:来自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畜牧养殖、作物秸秆以及农村生活的农业面源污染,由于点源多、地域广、数量大,目前已成为治理最棘手的污染源。
  太湖流域传统粮畜桑业高度发达,当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慢慢量化控制之后,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水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专家介绍,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来自农业投入物、农业废弃物和农村生活污染。
  农业种植中不科学的施肥方式造成化肥用量大大增加,记者在浙江省嘉兴市了解到,该市2004年施用氮磷钾化肥折合标准量为50.35万吨,比1949年的15吨增长了3万多倍。当季使用的化肥由于不能全部被当季作物吸收,再加上化肥易挥发、淋失的特点,大约有1/3成为环境污染之源。此外,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性加剧,部分农作物减产,品质严重下降,造成农产品营养成分变化,缺乏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畜牧养殖业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又一重要源头。养猪业同样是太湖流域许多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污染同样触目惊心。嘉兴市每年约有20万吨畜禽粪便和200万吨冲洗棚舍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后,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传统的厕所已经被抽水马桶替代,由此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染状况也不容乐观。还以嘉兴为例,常住农业人口260多万,农村外来人口近20万,据测算,去年该市农村人粪尿排泄量为228万吨,处理率仅为34%左右,而6100万吨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更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痛处四:超限网围养殖破坏太湖水环境

  东太湖是太湖向下游泄洪和向上海等地供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太湖流域围网养蟹的主要区域之一,然而,超限网围养殖已经威胁着下游的供水安全,成为太湖的又一痛处。
  根据国家《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底前,要将围网养殖面积从16万亩压缩到1.5万亩。而据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程建新介绍,对东太湖适宜养殖面积多大,渔业和环保部门一直有不同看法。目前,东太湖实际网围养殖面积在5万亩以上,远远超过《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到今年底要压缩的目标。
  网围养殖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主要有两项:一是养殖投放的大量饵料中不少残饵会积沉湖底,成为水中有害藻类生长的肥料,会使水质的富营养化更加严重;其二是投放的部分水草腐烂和螃蟹排泄物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5月22日下午,记者在阴山湖湾的养殖区看到,渔民正从一个浸入湖水的大网兜中往船上捞鱼,湖水发出阵阵的腐臭味。他们解释道,这是专门买来喂蟹的冻海鱼,搁烂了蟹才爱吃。
  去年11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太湖渔业功能区域设置及发展目标规划》报告中认为:太湖渔业对资源破坏严重,网围养殖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水域利用和私自网围地方保护严重,植被资源破坏和退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受到影响。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龚瑞忠认为,高密度的围湖养殖以资源成本、生态与环境成本换取有限的经济效益,得不偿失。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5年7月14日


 
 
 
主办: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 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 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