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颍河边的一户农家,主人端着一瓢刚从地下30多米打出的看似清澈的井水,邀请记者品尝。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入口后还是没能适应水中浓重的咸臭味。看到记者吐出井水,主人说,我们每天都喝这样的水……
一段并不遥远的记忆
随同“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来到界首市——一个地处豫皖交界的县级市。在这个我从小生长的地方,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依旧混浊的颍河水,内心的感受和其他记者或许有所不同。
曾经听父亲说起,1975年他刚到县上工作时,到茶馆喝茶的茶客,进门大多会问:“烧得是井水还是河水?”老板总是响亮的保证:“刚刚打上来的沙河水(当地人习惯上把颍河喊作沙河)!”茶客总会连声说好。父亲说,那时的沙河水甘甜可口,比井水要好喝。“这才多少年,你看水都变成什么样了?”父亲言谈中有些激动,然而更多的只是无奈。
而我至今还记得,一直到上小学,每天县城里都会有一个老头,赶着毛驴车,从颍河打水上来,沿街叫卖。老头一天总要来回几趟,生意很是兴隆。
水好鱼也多。陪同采访的当地环境监测所的桂体杰所长今年30多岁,从小就跟着父亲在颍河上行船打鱼。“一拃多长的银鱼,一网下去能打上好几条,”桂所长伸出双手比划着,“我记得我父亲还打上过一米多长的鳗鱼,30多斤重的草鱼。”
“现在河里还能打上鱼吗?”我问周围聚拢来的村民。
“有时也能,但我们都不吃。”一个村民回答,他叫刘学东。
“为什么不吃呢?”
“吃了会拉肚子,几天不舒服!”说着,他用手在胸前比划,脸上满是痛苦,“胃里翻得厉害。”
刘学东带我们来到颍河岸边。略有些发黑的河水闪着波光,静静地流淌,水边漂着一些浮藻。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水算是干净的。” 刘学东又补充说,“每年到汛期时,沈丘那边一开闸,这河边就不能站人了,熏得厉害。”
“要是能把沙河水治好,那就是积了大德了。”几个村民这样对我们说。
饮水安全不容乐观
郭爱英老人住在界首市东城办事处尚庄村,这里距离颍河不到30米。当我们走进她家时,她正在照料猪圈里的几头猪。院子里苍蝇四处在飞,粪水在阳光下升腾,几头猪不甘寂寞的哼哼着,空气中略带一股酸味,但老人总是乐呵呵的。
离猪圈不到三米的地方,是老人去年刚请人打的一口抽水井。老人说,这口井有12米深,打井花了一百多块钱,比起以前6、7米深的压把井,现在接上电就能把水抽上来,很方便,而且现在的水比以前要清多了。老人看起来很满足。
但郭爱英老人也许并不知道,在她看来已经很干净的水,其实并不那么安全。
日前,当地卫生、环保部门对颍河两岸部分居民用水进行了检测。检测显示,位于颍河北岸的尚庄村饮用水各项指标严重偏高。村民李岚家的水井深13米,井水总硬度达1674mg/L,超过450mg/L的最高限值将近三倍;氯化物含量524mg/L,而最高限值为250mg/L;细菌总数是最高限值的7.6倍;COD(化学需氧量)为46mg/L,最高限值为15mg/L;氨氮含量2.47 mg/L,而饮用水氨氮含量不应超过0.5 mg/L……
同样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不只尚庄村一处,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界首市共有22.83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占全市农村36.8%。其中水质不达标16.48万人(氟化物超标14.56万人,分布在沙南田营、王集、任寨、陶庙、泉阳及沙北芦村、光武、靳寨、大黄9个乡镇;饮用污染严重而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人口1.92万人,分布在邴集乡、新马集镇,主要受皇姑河、芦草沟上游河南省境内造纸及塑料等加工业影响),水源保证率不达标6.35万人,分布在沿泉河的代桥、舒庄、顾集、砖集及沿颍河的东城、西城、颍南七个乡、镇、办事处。
在利用国债资金实施了两期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之后,当地水利部门正在编制的“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按照规划,初步拟定解决的饮水安全人口为7.5万人。“具体数字还要等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评估后,才能最后确定,”界首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的刘克强局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按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标准,每人需要投入资金350元,其中国家补助150元,地方需要自筹200元。也就是说我们当地仅此一项就需要拿出1500万,由于这几年界首经济的滑坡,自筹资金难以到位,势必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
啥时喝上干净水?
房桂英现在也很头疼喝水的问题。她家住在界首市徐寨镇旁边的农村,院子里铺了红砖,打扫的很干净。可以看出,同村里其他人家相比,她家条件算是比较好的。
房桂英不到30岁,衣着很得体,初看起来不像农村人。走进院子就可以看到她家的压把井,井边种着一棵不大的柳树,水井只有7.5米深。
“这个水涩涩的,不能吃!我们只用它洗衣服、洗脸,”她告诉我们,“就是洗脸都不舒服,洗过脸之后还必须用护肤品,不然脸上很容易起皮。我们家吃水都是买桶装的纯净水。”
“纯净水一桶多少钱?水从哪里买?”
“有人专门从城里运过来卖的。一桶水5块钱,一个星期用一桶,一个月要20多块钱。”
与房桂英家相比,她的邻居王芳家条件就差多了。每个月花20多块钱买纯净水,对她家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她家现在用的还是十几米深的压把井。
“水确实不好喝,但谁让俺家条件不好呢?”王芳笑着对我们说。
当地卫生部门去年对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界首市15个乡镇中,农村人口约为63万余人,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其中深水井饮用人数为168175人,浅水井饮用人数为457383人。
从卫生部门的日常监测报告可以看出,目前当地部分小口井、压把井(井深在10米-30米之间)卫生状况较差,细菌学指标、理化指标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其中沙颍河沿岸农村地下水由于受沙颍河水质污染影响,部分指标超标情况更加严重。记者看到,一户杜姓人家的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含量竟然达到1500CMF/mL,而饮用水最高限值仅为100 CMF/mL。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各乡镇不能建立集中式供水的水厂,每家每户在自家门口打个小浅水井既经济又方便。而很多农民卫生意识差,在井旁季节性堆肥,再加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进一步造成浅层地表水的污染。对此,环保、卫生等部门表示,由于缺乏资金,他们目前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强化环保、卫生监测,同时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教育农民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在我们结束采访时,一位老人躬身从我们身边走过,像是在问我们,又像是自言自语。“俺是喝不上干净水了,娃娃们呢?”
谁也不希望老人的担心成为现实,每个人都在期待着喝上放心水、干净水的那一天。
本站记者 肖峦 报道
来源:中国水利网 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