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变迁看水文

  水文工作用行业术语概括就四个字“测、报、算、整”。“测、报”是指风里来雨里去的测验和报汛,是外业工作;而“算、整”就是计算和整编,把一年来收集的原始数据整理出来,成为可供有关部门使用的成果,是内业工作。
  1992年,我刚进入水文系统,就接触了内业工作,做报表。内业工作就是要填写大量的报表,因此,干水文的人对于报表是再熟悉不过了。老站长拿出一摞厚厚的报表,让我熟悉水文业务。什么逐日平均水位表、实测流量成果表、实测大断面成果表等等。看着眼前一张张干净、整洁的报表,我暗下决心,将来我也要誊写出这样赏心悦目的报表。
  当然,水文工作不仅仅是做报表那么简单,更有外业工作中流量测验的惊心动魄。参加工作不久,我就遭遇了一场大洪水。冒着狂风骤雨,我们驾着测量船一头扎进水急浪高的河里。平日里绵羊般温顺的河流,此时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浑浊的洪水翻着卷儿,携带大量漂浮物冲向测船。同事们一边打捞漂浮物,一面抢测流量,有时,还要冒着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当流量刚刚测到一半时,突然,从上游冲下来如小山丘般的稻禾垛挂在了船桨上,吊船的钢丝索“嘎吱”作响,随时面临断裂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职工果断砍断吊船索,测量船在激流中漂流了数公里才得以靠岸。
  事后提起这段经历,老职工们还笑我当时被吓得手脚发抖、脸色苍白的狼狈相。为什么老水文职工面对这样的险境,如此从容镇定?原来,早期的水文测验设备十分简陋,测流全靠人力撑船,也没有吊船索。每测一次流量,测船要在断面上的十几个固定测位停泊作业,每个固定测位都要靠抛锚定位,抛锚测一条垂线。然后,将冲向下游的测船靠岸(岸边水浅流缓),由下游撑到上游,再顺水流将船放到断面固定垂线位置,抛锚施测流量。如此这般,循环往复,这就是水文人所谓的锚测法。老水文职工笑称上次历险是又一次用锚测法测流量。
  从原始资料的收集、记载到最后的各种水文整编成果,我都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支铅笔、一把算盘认真地过一遍。渐渐地,我熟悉了测流量、取沙样、看水位等业务工作。
  从事水文工作的人都知道,报表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基层水文站职工工作的水平。因此,这项工作历来都是由阿拉伯数字写得漂亮,干工作认真、细致且有经验的老职工完成。这次,老站长似乎要考验考验我,特意安排我誊写报表。我知道,这是项精细活,全靠手工不说,每张报表改动还不能超过5处,而且表面还得干净整洁,否则报表就算不合格。
  为了填制这些报表,我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稍不留神就会写错,有时抄得很顺利却因报表上墨水未干,不小心抹一下,整张报表就花了,一整页又得重抄。那份沮丧和无奈的心情,现在都记忆犹新……
  似乎我刚找到一点誊写报表的感觉,手工填制的报表就被电脑打印报表取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水文现代化的加快,市局开始利用电脑打印报表。当时,基层测站虽然还是手工填制报表,但是,其意义却大不一样了。手工填制报表主要是用来核对电脑打印报表,起个校核作用。毕竟,电脑打印的报表和手工填制报表相比,其优越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进入新世纪,水文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到2008年,我所在水文局辖区的水文站都安装了水位、雨量遥测系统,人工观测变为24次自动监测,实现了雨水情信息网络自动传输。所有基层水文站都配备了计算机,只需我们录入正确的数据,剩下的事就交给计算机了。电脑的应用,不仅使水文职工彻底告别了打算盘和手工填制报表的辛苦,减轻了水文职工的劳动强度,就连报表的合格率也大大提高了,实现了报表制作上的一次革命。更让人欣慰的是,水文人彻底告别了危险作业,因为缆道测验取代了水上测流作业。我相信,随着计算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水文数据从监测到转化为成果的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
  短短的几十年,对于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然而就在这短促的一瞬间,水文报表发生了变化,水文行业发生了变化,整个中国发生了巨变!
  小小报表的变迁,凸显的是水文的变迁和发展,预示了水文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赣州市水文局
作者: 华芳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