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利建设60年成就辉煌

大型水电站发挥显著效益

 

 

滚移式喷灌机

 

 

鹭舞塔里木

 

 

自来水到农家

 

 

 

  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到稳固支撑

  60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水利通过建设流域重点水利工程和大型供输水工程,有效缓解了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匹配的矛盾。截至2008年,全疆地方系统已建各类水库450座,总库容103.06亿立方米,在建水库20座,拟建水库29座;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520多亿立方米,占全疆水资源总量的60%,在保障自治区农牧业生产的同时,也为自治区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用水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从新中国成立前的5.8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203亿元,工业增加值也从1952年的1.09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790亿元。总投资107亿元被称为“绿色颂歌”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塔里木河干流600公里输水堤、3座拦河枢纽、42座生态闸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博斯腾湖东泵站、恰拉水库改扩建、库玛拉克河东岸输水总干渠全部完工,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截流,叶河中游渠首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9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应急输水任务,6次将水输到台特马湖,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近30年的历史,初步遏制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改善了区域环境和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的生态与环境。随着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完善,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塔里木河流域各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大局得以巩固。

  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全面展开,农业缺水危机得到有效缓解

  新疆干旱缺水,农业节水建设作为一项重大革命性措施已成为新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的各种类型渠道防渗渠到田间节水的标准沟畦灌、膜上灌等非工程措施,再到本世纪初开始建设的高标准喷灌、滴灌和规划总面积3600万亩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无论从工程规模还是实际效益都经历了由量到质的飞跃发展。截至2008年,建成防渗渠道13万公里,占全疆渠道总长度的37%;灌溉面积发展到7100多万亩;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3000余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2%;田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1534万亩(地方614万亩),占全疆总灌溉面积的22%,堪称全国之最;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66,毛灌溉定额每亩降到680立方米以下;粮食灌溉水分生产率提高到每立方米0.7公斤;全疆“供水到户”面积占农田灌溉面积的85%,亩均节水31立方米以上,亩均减少水费支出4.5元,受益人口700多万。目前,随着膜下滴灌、喷灌等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农业年节水量达10亿立方米左右,实现了节水、抗旱、增产、增效,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疆地方系统已建成防洪堤防6491.04公里,其中永久性堤防2316.51公里,保护耕地2180.76万亩,保护人口1052.21万人。其中,已建设完工的145公里国家标准化堤防,为22座城市、256万人、630万亩耕地和一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免遭洪水威胁提供了有效保障,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建成大型灌区34处,机电井45453眼,已配套机电井4.3万眼。1998年以来,为确保防洪抗旱、灌溉用水安全,相继完成了9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使下游240万人和1200多万亩耕地免受洪水灾害,恢复防洪库容1亿立方米,恢复兴利库容6亿立方米,新增供水量5亿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00万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007年,新疆又有148座水库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可以预期,待2010年底这批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全部完成后,蓄水能力必将大幅度提升,确保防洪灌溉安全,更好地造福新疆各族人民。防洪抗旱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防洪抗旱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洪旱灾害损失,切实增强了农业灌溉水平和综合抗灾能力,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一直把解决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为广大农牧民办的一件实事,人饮工作历经改水防病、水质型改水到目前的饮水安全建设阶段,改水建设的标准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1980年开始,新疆就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44.66亿元,建成水厂2742座,打机电井3393眼,建成水塔1021座、调蓄池1624座、变频器639台,铺设管道8.7万公里,87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占新疆农村总人口的74%,彻底结束了喝涝坝水的历史,实现了安全、健康、便捷的饮水。各族农牧民亲切地将饮水安全称作共产党给人民群众送来的“幸福水”。

 

  评论:加快推进新疆水利建设 实现新跨越

  新时期,新疆水利建设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以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四大基地”建设要求,抓住机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抓好重点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和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和建设工作,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和南疆地下水开发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防洪基础设施、牧区水利等基础建设,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改革,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着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边疆的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实现大河安澜、生态文明、惠及民生、人水和谐的美好目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9月29日

 

作者:
SRC-53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