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刘浩军 通讯员 邓九才
“往年,水稻秋收结束,大部分农田就进入冬闲时间。因为秋冬是枯水季节,农作物容易受旱。”1月29日,江西省永丰县佐龙乡光平家庭农场场主钟光平说,“如今,经除险加固的蓄水工程发挥了作用,田间灌溉渠道也改建完成。解决了灌溉的后顾之忧,我的农场没了冬闲田,全部种上了农作物。”
在光平家庭农场耕地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铺设滴灌管道,清淤渠道,平整土地……凛冽寒风中他们干劲十足。“修好水利,不愁丰收!”钟光平乐呵呵地说。
“说起农场的发展,水利应记头功!”永丰县分管农林水工作的副调研员温世真说,“通过水利部门的帮扶,光平家庭农场600多亩耕地全部新建、改建了灌排设施,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水稻、蔬菜和瓜果种植旱涝保收,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成为示范家庭农场!”
笔者随后来到绿健家庭农场,跟随农场主曾健走进滴灌草莓大棚。棚外寒风刺骨,棚内春意融融。只见田埂上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掩映在绿叶白花之间,令人垂涎欲滴。不断有市民慕名前来采摘和品尝新鲜草莓。
“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县水利局夏文云局长,请求政府安排资金帮助改善农场的水利设施,没想到他当即答应,说水利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义不容辞,但要按程序申报项目。”曾健说,“如今我的农场水利设施得到全面完善,不同地块因地制宜推行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节水又增收,年收入三四十万元没问题!”
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后,永丰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就发展家庭农场进行了先行先试,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其中水利扶持是重点工作之一。永丰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傅伟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农场发展,水利先行。全县824个家庭农场受益于水利建设,家庭农场数量之多领跑全省。据统计,这些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10.27万亩,平均每家农场年纯收入达15.8万元。”
作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以来,永丰县每年的水利建设投资超亿元,同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水利项目实施,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傅伟说,全县800多个家庭农场的兴起,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县里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支持。2014年6月,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永丰调研家庭农场发展时,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帮扶家庭农场的积极作为。
在恩江渠灌区云武蔬菜水稻家庭农场渠道改建工地上,夏文云冒着小雨督查工程施工。他说:“水利服务农业无小事,全县筹资1.7亿元用于冬春水利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动作稍慢就会影响春耕生产,必须严抓硬拼,争分夺秒,在确保水利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小雨不停工、晴天快施工。”
随行的永丰县水利局副局长陈礼金,分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面上的农村水利,他介绍了水利服务家庭农场的主要做法。
2013年,《关于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惠农文件印发以后,永丰县水利局制定了《家庭农场水利项目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对全县家庭农场新建、改建小渠道、小山塘、小电灌站、小水陂、小河堤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多干多补,鼓励多干,每年用于奖补家庭农场兴建水利设施的财政资金超过1000万元,充分调动了家庭农场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2014年粮食秋收结束后,永丰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区工程建设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中,正在实施的农场最大水利项目——惠丰农业基地渠系工程,总投资达170万元。工程完工后,惠丰农业基地将建起6万平方米现代智能化灌溉、控温大棚,可具备复种10万亩蔬菜育苗能力,将显著提升全县蔬菜产业规模和品质。
大兴水利,清泉畅流。淙淙流水,带来了丰收,也承载起群众致富的殷切期待。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