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参加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工作会议的长江委主任、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蔡其华表示,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回副总理的重要指示和这次会议精神,强化责任,落实措施,与沿江人民一道,随时准备迎战可能出现的洪水,为确保长江安全度汛做出应有的贡献。
5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过程频繁发生,湖南、江西、贵州等省市洪涝灾害严重。据初步统计,湖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5省市共死亡124人、失踪54人,倒塌房屋15.4万间。
蔡其华说,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综合防洪体系还不完善;流域内4万余座中小型水库仍有1/3存在病险;分蓄洪区安全建设进展缓慢,遇到大洪水时难以按计划调度运用;中小河流洪水与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部分防洪设施损毁,亟待修复,当前防汛抗洪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蔡其华表示,针对这些情况,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防汛责任制。要按照《防洪法》和国家防总关于《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职责》的要求,逐级分解任务,进一步层层落实责任制,同时,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各项防汛预案。二是着力解决度汛迫切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入汛以来受暴雨洪水袭击而受损的防洪及防汛通讯、测报等设施进行及时修复。对灾情地区消耗的防汛抢险物资尽快补充备足,确保迎战后续洪水的需要。抓紧长江崩岸险工的应急处理,加强监控,确保堤防安全与河势稳定。三是狠抓水库防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薄弱环节。开展水库度汛安全的再检查、再部署,落实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安全度汛的防汛抢险物料、通讯等各项准备措施,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库着重落实施工围堰等临时工程的度汛措施和应急抢险方案。严格按调度规程,对病险特别严重的水库降低蓄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大坝安全。对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地区,进一步落实有效的工程防御和治理措施,加强洪水和灾害预报与预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四是精心测报、科学调度。精心做好长江雨情、汛情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加大滚动预报力度,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及时掌握并实时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发展趋势,制定并不断优化实时调度方案,做到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来源:长江水利网 2005年6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