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绎激情交响曲
|
|
2006-07-25
|
如果把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施工比作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曲,那山边响起的隆隆炮声和机器轰鸣声就是动人的旋律,那一辆辆满载石块和泥土的大型卡车,仿佛就是乐谱中流动的音符。2002年4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一首水电施工的交响曲在八桂大地的鹅江边拉开了序幕。 水电站工程由引水隧洞、主副厂房及尾水三大系统组成,共29个(条)洞、井、室、道相互贯通、交叉分布在0.12平方公里范围的主坝左侧山体内,正如交响曲的三个乐章一样交相辉映。本工程囊括了洞室结构多样、形体变化复杂、洞室间隔强制约、施工工序多干扰、环境场地受限制等诸多地下厂房施工的困难条件。地下厂房尺寸(长×宽×高)为147m×19.5m×49m,分五层开挖。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很大。为此,参建各方综合考虑了地质、防汛、施工安全及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集思广益,一致认为,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优化。富有地下洞室施工经验的水电十四局率先提出了“取消岩塞及3#施工支洞、以尾水闸门进行防洪度汛”的施工方案。 精心筹划的方案一经制定,工程的战线便争分夺秒地全面铺开。测量人员测放更为密集、精确的控制网点,为后继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技术人员编制技术含量高、更具操作性的施工措施,召集交底、跟踪修正;调度人员详尽考察、应急调配;生产人员更是斗志高昂、群情激扬,到处呈现一派尽显水电人睿智豪情的动人景象。 业主果断决策,设计、监理紧密合作,施工单位全力拼搏,赢得累累硕果:岩塞及3#施工支洞的取消,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施工和开挖的干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原本工程量较大的临时支护也大幅度减少,使原计划2005年1月底完成的开挖和2005年4月底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大大提前,尾水主洞开挖2004年1月中旬顺利结束,混凝土浇筑也于2004年10月底基本完成。无疑,总体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2004年11月20日,水电站工程迎来了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右江水利公司在地下厂房安装间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工仪式。随着4#机组尾水肘管的吊装就位,预示着水电站机电安装的号角全面吹响。2005年3月2日定子吊装,6月25日转子吊装,同年10月首台机组具备充水发电条件,3#至1#机组陆续进入机组安装,整个工地在沸腾,激情在澎湃,旋律波澜壮阔,尽情地宣泄着水电人的豪情。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右江公司总经理苏训带领全体员工奋勇拼搏,以必胜的信念确保首台机组按期发电。公司副总经理兼电厂厂长蓝廷文与电厂员工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科学的决策加辛勤的劳动,终于将2006年7月9日4#机组并网发电这一难忘的日子铭刻进历史的画卷。 2006年是水电站工程全面竣工的一年,计划最后一台机组10月底投产发电。届时,4台13.5万千瓦发电机将载着百色老区人民的希望与期待源源不断地为祖国的建设输送强大电力,工程建设可以画上句号,但右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者的精神和激情将驻留在这片青山绿水间,永不泯灭。
|
作者:
洪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