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书记视察旱情

2006-08-14

    12日早上7点刚过,年过七旬的胡有万就提着3个水桶,来到村里的取水点,和其他村民一道,等候区里送水车前来送水。

    胡有万是北碚区澄江镇吴粟溪村栀子林社的村民,今年7月以来,当地遭受了70年一遇的特大自然干旱,全镇严重缺水,村民的生活用水,需要靠汽车来送。

    12日一大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来到这里,实地查看旱情,指导抗旱减灾。

    刚到村口,见取水点聚集了不少村民,汪洋就径直走过去,和胡有万聊了起来。

    “在这儿等了有多久?”汪洋关切地问。

    “快两个小时了。”胡有万回答。

    “家里有几口人?”

    “五口。”

    “一天得用多少桶水?”

    “光人吃的话,3桶水够了。”

    “庄稼收成怎么样?”

    “早熟品种大概还可收六七成,晚熟品种基本上就完了。”胡有万一脸愁容地告诉汪洋:“庄稼死了都不怕哟,现在最心疼的是100多棵果树旱死了,千多块钱的收入没得了。”

    尽管处境艰难,但胡有万仍然对区政府及时派车给村里送来饮用水心怀感激:“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党和政府送的水却是救命的,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关心。”

    汪洋拉着胡有万的手,动情地说:“党和政府能力还有限,做得还不够,先想办法保证人畜饮水,渡过眼前的难关,然后再想办法,弥补大家果树缺收的损失,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党和政府是不会让大家饿肚子的。”

    持续干旱,山坡上的橘柑树许多都枯死了,树枝一拧就断,汪洋摘下干枯的橘柑,放在嘴里使劲咬也咬不出一点儿水分。部分还有点生气的橘柑树叶子也已打卷,村民告诉汪洋,这些果树最多还能维持7天,如果再不下雨,也将枯死。闻此,汪洋立即叮嘱随行的市农业局负责人,请有关专家前来研究指导,看能否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保住已经挂果的果树,并帮助农民抓紧种植一些蔬菜,尽可能弥补一点儿损失。

    没有水的灌溉,水稻大都枯死倒伏在田里。村民刘思亮正在田里收割残存的谷穗,但由于干旱,谷穗基本都是空壳,即使里面有米粒,也是“半花米”,颗粒很小,没有卖相,只能拿来喂牲口。汪洋一边俯身从地里捡起谷穗放在手中仔细查看,一边询问旱情给刘思亮家带来的影响。

    刘思亮说,水稻绝收是肯定的,但这是天灾没有办法,而且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大家也没什么可说的。看着手中的“半花米”,汪洋心情十分沉重,同时感谢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理解。

    汪洋一行回到取水点时,区里环卫处的送水车已经抵达,村民正在往水桶里装水。

    “一天送几次?处里共派出了几辆车?一辆车能负责多大范围?”汪洋仔细询问送水车司机,得知送水车一天送两次,一车负责一镇,村民的生活饮用水基本有保障时,汪洋略感欣慰。

    看到村民在社长洪代文的指挥下,取水秩序井然,汪洋十分高兴,并对洪代文组织取水得力给予肯定。洪代文对汪洋说:“越是干旱越是要和谐。现在很多地方争水吃,我们这里不会出现那种情况。”汪洋对此深表赞赏,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战斗在抗旱一线的基层干部表示慰问。他说:“干旱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抗旱减灾任务会更加艰巨,接下来还要靠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带领老百姓共同努力,战胜灾难,共渡难关。”

   

    来源: 重庆日报    2006年8月14日

    
作者:商宇
SRC-102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