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灾区晚秋作物打主力

2006-08-31

2.jpg

    30日,南充市梅子垭村村民陈兴富和老伴在房前屋后栽种起大片菜蔬,弥补旱灾带来的损失。记者 毛漫丁摄

  大春损失晚秋补。记者30日从农业部门获悉,四川各地正积极落实省政府确定的晚秋生产目标。据了解,仅南充、遂宁、达州、广安、资阳、泸州等6个受灾严重的市,已安排财政资金近亿元,明确了1172.5万亩晚秋生产计划,以实现“大灾之年少减产,重灾之后不减收”。

  早动手,早主动。8月上旬,广安市就将晚秋生产计划落实到了乡镇、村组和农户,市县派出1300余名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逐户落实。达州市也坚持把扩大晚秋播种面积作为实现增产增收的基础工作,重点落实秋洋芋、秋红苕、秋菜各扩大20万亩,确保晚秋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比去年增加56%。

  晚秋种子供应成为灾区的大事。南充市及时组织流通大户和农业部门跑种源,紧急调回洋芋种3万吨,凉山州还无偿为该市提供洋芋种100吨,保证栽种所需。资阳市每个县确定了一名党政分管领导督促,到23日,全市洋芋已备种22410吨,晚秋所需的化肥、农药、遮阳网等生产资料货源充足。

  保增收,技术少不得。在抓好面积落实的同时,各地加强对群众的技术培训。遂宁市组织育苗大户建起1800个集中育苗点,凡需移栽的晚秋作物,全部实行集中育苗,有效提高了作物成活率。广安、达州还建设稻草覆盖秋洋芋、秋菜示范片35万亩,以技术示范促使农民掌握技术,实现增收。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晚秋生产,是今年各地抓晚秋生产的一大特色。遂宁市运用市场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将种苗无偿或低价供应给基地农户,并以订单约定,在收购农产品时再折扣种苗款。资阳市推行晚秋“订单生产”,坚持晚秋生产与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引导加工企业与协会和农户签订收购订单,解决晚秋作物的“出路”问题。

  该市一些县还派出工作人员与成都、重庆等地的蔬菜经纪人对接,引导经纪人免费向农民提供晚秋种苗、技术,以保护价收购秋菜、秋洋芋,目前该市晚秋示范片已全部落实收购订单。南充市依托天太、李子园乳业龙头,沿国道212线已成片种植黑麦草1.2万亩,仅饲草一项,农民亩平纯收益可达600元,依托绿宝菌业,5000多户农民种植秋季食用菌,户平可望新增收入2000元。

 

    来源:四川日报    2006年8月31日

    
作者:邹渠
SRC-102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