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4)日下午3点过,烈日下,四川省大竹县二郎乡新建村新桥坝村民正在田里忙活着。不远处,有村民正忙着从两辆大卡车上往下卸一袋袋洋芋种。二郎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旱得这么凶,我们准备在千亩稻田上搞稻草覆盖,补种秋洋芋。”
为尽力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大竹实施节水抗旱农业,大力推广各种节水技术措施,增强土壤抗旱能力,眼前进行的稻草覆盖种洋芋即是措施之一。“我们明天就要对这片地全部开挖厢沟,然后把催了芽的洋芋种点上,再盖上稻草,这样使土壤中的水分少蒸发,洋芋就不会干死了。”
“今年老天不作美,幸好乡里及时送来了保水技术,我们家的红苕有指望了。”当记者赶到中华乡白雀村,村民王新树一脸感激。在黑滩沟山坡上的一块地边,乡农技员黄行万正在给村民讲解秸秆覆盖地表保水技术。“不要小看包谷秆的作用,天气这么热,用它遮苗保水好得很。”黄行万一边说一边示范:现在土很干,种秋红苕最好只挖八公分,这样水分蒸发得少些,有利于保苗。
来源: 四川日报 2006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