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委在河北保定召开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专家咨询及技术成果协调会议,确定了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的技术路线和总体方案。海委主任任宪韶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段红东到会指导。海委副主任户作亮、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凯军参加会议,海委总工曹寅白、水规总院副总工李原园分别主持会议。
任宪韶指出,海河流域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洪水特点决定了蓄滞洪区在防洪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98大水后,国家加大了中央水利投入,海河流域进行了以重要堤防加高加固、河道清淤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建设,但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还显不足,蓄滞洪区建设步伐更显滞后,到2005年底,流域内规划保留的28处蓄滞洪区内居住人口多达500万人, 目前仅解决了150万人的避险救生问题,同时部分蓄滞洪区缺乏分导流设施、管理落后、启用难度大。
任宪韶强调,“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等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流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已到了关键时期,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蓄滞洪区既要担负流域全局防洪任务,又有自身有序发展的需求。尽快完成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对流域水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思路,全面指导蓄滞洪区建设,保障区内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会专家围绕《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征求意见稿)以及《白洋淀、大陆泽、宁晋泊、兰沟洼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方案》,结合在湖南澧县召开的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阶段成果技术协调会议的要求,对《规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对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总体方案进行了肯定,认为规划采用分区运用和搬迁、建设安全区及人员撤退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案,体现了海河流域蓄滞洪区的特点。同时明确,将海河流域28处蓄滞洪区分为13处重点和13处一般蓄滞洪区以及2处保留区。
会议期间,专家们还先后实地查看了宁晋泊、大陆泽、白洋淀、兰沟洼4处蓄滞洪区现场。
来自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国家防办,水利部水规总院,河北省水利厅、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保定市水利局、邢台市水利局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海河水利信息网 2006年7月12日 |
|
作者: |
SRC-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