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派工作组赴重旱县市帮助工作


2006-08-30

    本站8月30日讯(通讯员 孙又欣 王云)按照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副省长刘友凡的批示,省防汛抗旱部门于8月22日至27日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重旱的黄梅、麻城、枝江等三个县市,检查并具体帮助抗旱工作。检查期间,工作组深入到重旱乡村查看旱情,了解抗旱情况,与市县领导和水利部门的同志一起分析旱情,研究难点、重点,共商对策。

    在检查中,重旱地区反映,麻城市34万亩中稻,目前近一半受旱,前期缺水未插的达4万亩,其它18万亩农作物也普遍受旱,其中绝收3万亩。黄梅县农作物受旱14.8万亩,其中成灾2.3万亩,绝收0.2万亩。枝江市受旱农田24万亩,其中重旱7.8万亩,因缺水晚稻未插及干枯秋杂粮2.1万亩,累计损失已达4000多万元。

    从检查了解的情况看,今年以来,黄梅县、麻城市和枝江市降雨量少于历史同期均值四成左右,但气温高,蒸发量大,其中麻城5月至今累计蒸发量达425.4毫米,高出降雨量55毫米,降雨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致使旱情发展。同时,抗旱用水增加,黄梅、麻城、枝江三个县市库塘蓄水急剧减少,同比少三分之一以上,一些河流断流、库塘干涸,加上长江沿线水位创100多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枝江市的69座涵闸、12座泵站既不能自流引水,也不能提水,已长达40多天,18.48万亩农作物失去灌溉保障,被迫寻找替代抗旱水源,增加了抗旱的难度。

    面对严重旱情,黄梅县、麻城市和枝江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参加抗旱和田管,做到了层层落实抗旱责任,靠前指挥,分类指导,科学调度,突出重点,带动全盘。在抗旱调度方面,既采取引江水、放库水、拦河水、挖井水等多种方式,广辟水源,又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抗旱减灾效益。黄梅县为确保平原湖区抗旱用水,开启沿江五大进水闸,引江水3712万立方米补湖补渠和灌田;对局部山丘岗地和水利死角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挖井掏浸,挑水抗旱,最大限度地缓解旱情。麻城市的各类水库全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旱情及变化,实行有计划的放水抗旱。枝江市按照先保人,后保畜,再保作物的原则,采取放库水,拦截过境水,挖掘地下水等方式,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千方百计用好现有水源。在应急抗旱方面,黄梅县为发挥三大水库工程效益,组织八个乡镇突击7天,共清淤干渠88.9公里,提高了水源利用系数。枝江市问安镇根据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以村为单位,成立了农民抗旱服务队,按照水系组建农民抗旱用水分队,实行“四统一”,即统一筹资、统一调水、统一管水、统一用水,掀起了抗旱保丰收的高潮。在部门联动方面,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抗旱合力,水利部门做到了及时调度工程设施,优化配置水资源;气象部门密切监控天气形势,加强预报,及时开展人工增雨;电力、石油、民政部门积极提供抗旱用电、用油,和救灾服务;农业部门在做好农作物防虫治病工作的同时,指导各地调整农业结构、改种补种。在抗旱投入方面,枝江市为补充灌溉水源,投资近100万元,从东风渠、泉河水库分别调水1200万立方米和300万立方米,缓解了旱情。

    对上述好的做法和经验,省工作组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要继续做好下一步抗旱工作。工作组指出,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我省以晴为主。特别是据三峡水文、调度部门分析,到9月8日前,长江上中游基本无雨,三峡水库仍将按出入库平衡、兼顾下游航运安全的原则调度,近期下泄流量仍将维持在8000至10000立方米每秒之间,甚至更少。因此,湖北旱情将发展较快,局部地区呈趋重态势,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针对下步繁重的抗旱任务,工作组要求,黄梅县、麻城市和枝江市进一步认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立足抗大旱不动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务必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保证社会稳定。要认真分析当前人畜饮水、农作物需水要求,算好水帐,精心调度,更加细化调水方案,优化配置水资源,重旱地区要做到分类、分时段有计划供水。要研究制定沿江取水难的应急供水方案,特别是要落实临时架机抽水、寻找替代水源调水的措施。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实施人工增雨,补充水源。要坚持分类指导,科学抗旱,对无水可抗、抗旱成本过高的地区,要调整产业结构,及时改种补种。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8月30日

作者:孙又欣 王云
SRC-54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