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早上,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城北镇罗解村的邱贤贵趁老天下了一场小雨正忙着挖干田种秋菜。他告诉记者说,今年他迟栽的1亩多水稻几乎颗粒无收。他说,种水稻还是要讲科学,早播种早插秧才能躲过伏旱获得丰收。
老邱对今年特大干旱的反思具有代表性。据邻水县农业局8月初对水稻的测产调查,今年2月底和3月上旬采用温室或旱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赶在4月30日前栽插的23万亩水稻,因躲过了7月中下旬的夏旱伏旱、大面积单产都在550公斤左右。袁市镇光明居委会1组刘代琼采用温室育秧小苗直插技术,种植的0.5亩水稻因栽得早没有受到夏旱伏旱影响,亩产达563.2公斤,只比去年差了5公斤。观音桥二洞桥村7组的贾仕清,采用旱育秧小苗栽技术种植优质水稻7.5亩,单产达576公斤,每亩比去年增产4公斤。与此相反,凡是在3月中下旬甚至4月初才播种育苗,5月甚至6月初才栽进大田的12万多亩水稻,因抽穗扬花时受到夏旱伏旱影响,大面积减产达34%以上,其中栽得最晚又无水灌田的52881亩水稻颗粒无收。面对特大干旱,广大农民朋友经过反思,终于明白了要想夺得水稻稳产高产,必须要讲科学种植,早播种早栽插才能躲过夏旱伏旱。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6年9月7日 |
|
作者:周平 郑轶 苏坤明 吕绍武 |
SRC-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