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带来警示气候异常应谨防大灾


2006-05-23

程晓陶 中国水科院防洪减灾所所长

专家提示:

  台风早发年份往往是登陆台风个数最多的年份,“珍珠”登陆是值得高度警觉的前兆应

  急响应也要付出成本。加强应急管理的能力建设,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体现

  今年第1号强台风“珍珠”,比我国热带气旋初次登陆的多年平均时间(6月27日)提早了40天,是近55年来排在1971、1954和1989年之后,登陆偏早、且强度偏大的热带气旋。统计资料表明,台风早发的1971年、1989年恰恰也是我国登陆台风个数最多的年份,而1954年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大水年。因此,台风“珍珠”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明确警告——必须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防强台风、抗大洪水的充分准备。

  今年5月15日,中国气象局刚开始实行修订后的国家标准《热带气旋等级》,就发布了第一号强台风“珍珠”的等级预报。原标准仅规定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为台风,而新标准则增加了强台风、超强台风2个等级。强台风“珍珠”5月15日下午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风速达到了45米每秒,不仅来得早,而且强度大,确实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警觉的前兆。

  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水旱灾害极端现象频发的时期。2004年,日本遭受了10次台风的袭击,造成一批中小河流堤防决口,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亦很严重。2005年袭击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强度达到了罕见的五级,造成1420人丧生,总损失估计达到1200亿美元。而我国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地区创纪录的特大暴雨,也是由台风引起的,导致了近55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水灾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类悲剧,决不能任其重演。

  今年是我国颁布《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第一年,强台风“珍珠”到来时,国家防办适时启动了Ⅲ级响应,各级政府都积极采取了大量的应急措施,成效显著,可以说是应急管理体制接受了一次实战的考验。事实表明,应急响应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加强应急管理的能力建设,根据台风预报的路径、强度,合理判断其可能的影响范围与程度,适时适当地启动与解除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科学实施有效的应急措施,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体现。为此,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各级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挑战。台风,一方面由于强风、高潮、暴雨、山洪及其伴生的山地灾害等,会带来难以完全避免的损失;另一方面,伴随台风而来的丰沛雨水又是我国东中部广大地区缓解干旱缺水危机的机遇。如何逐步增强调控能力并合理地采取调控措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去争取更大的利益,是灾害应急管理面对的新课题。
作者:程晓陶
SRC-58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