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12日讯 右江,是珠江一级支流郁江的上游,在广西百色市境内总长465千米,流域面积219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0亿立方米。右江流域是壮民族始祖布洛陀的家园,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七月的右江,历来桀骜不驯。据百色水文资料记载,从1957年到2005年的49年间,在七月份出现当年最大洪水的就有15年。右江2001年7月突如其来的那场特大洪水,不少百色人至今还会历历在目: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水流量达到每秒8670立方米,是百色水文站1936年建站并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洪峰。担负观测重任的百色水文站被洪水淹没,真正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百色城区江滨路临江而建的楼房有的淹到了三楼;一丛丛竹子被连根拨起冲入江中,右江被迫封航,一些船只失去控制漂流而下四处冲撞险象环生,公路水毁严重,交通受阻,很多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被淹被冲,供电和通信中断……。右江沿岸遭受了有记录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据统计,仅百色市沿右江的4个县(区),就有5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11.4万人,房屋倒塌1.8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36万公顷,因灾粮食减收7.747万吨,灌溉设施被损1474处,工矿企业受灾停工371家,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5.3亿元。巨大的损失,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不等洪水退尽,就风尘仆仆赶到百色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第一次踏上百色这片红土地,就首先直奔灾民新村看望群众、嘘寒问暖。
然而今年七月,百色的天照样下着大雨,但右江却不见水涨,放眼江面,右江显得格外温顺。在五年前曾经遭受洪水肆虐成为一片汪洋的百色江滨公园,游人正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快乐戏水;放眼江面,大小船只来往穿梭;沿着江边,数不清的垂钓者杆起杆落,怡然自乐;江滨路上,全家老小休闲散步,共享天伦之乐,好一幅人水和谐的景象,百色人的脸上,已经没有了5年前那场洪水的阴霾。
今年的右江,为何如此安澜?
让我们把目光从百色城沿右江上朔22千米。在那里,可以看到一座高耸的灰褐色混凝土大坝似出水蛟龙,静卧在右江江面上仰望长空;它又似如来佛的巨掌,将波涛汹涌的江水,阻挡在峡谷之中,“高峡出平湖”,昔日桀骜不驯的洪水,只能俯首帖耳听从人们的意愿了。这就是即将全部完工的珠江流域“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工程——百色水利枢纽,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2001年10月11日,这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重点工程,伴着震耳欲聋的开山炮声,正式开始了主体工程建设。广西各族人民,特别是百色老区人民盼望了几十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治理右江开启了新的纪元。是啊,珠江流域的西江干流上,目前还没有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沿江城市至今仍然无法摆脱水患的威胁。水利专家们认为,这些下游城市要想从根本上摆脱水患,当前最好的对策就是在上游的几条重要支流建设大型防洪水利枢纽工程拦蓄洪水。由于左江两岸地势比较平坦,不宜建造高坝拦蓄洪水,因此这个重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到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上来了。
为了早日建成百色水利枢纽,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亲临工地视察。汪恕诚、翟浩辉等水利部领导也到过工地检查指导。
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就在这5年间,数千名建设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创造了千秋伟业,共开挖土石方170多万立方米,浇筑碾压混凝土210多万立方米、常态混凝土46万多立方米,制安钢筋8500多吨。更有近3万名父老乡亲舍小家为国家搬离了故土,告别了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家园重新拓荒创业。现在建成的工程,最大坝高130米,坝顶长720米,总库容56.6亿立方米。
为了右江安澜,水库大坝安装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安全自动监测设备,仅仅是传输监测信号的光缆,总长就有数十千米。这套系统,在国内首次将航天飞行器姿态测量的光纤陀螺(FOG)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坝面板挠度监测,还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小型化光纤陀螺测量系统并申请了自主知识产权。新的光纤传感器件与技术,其测量精度、分布式检测能力和适应范围同传统的相比,都有着质的飞跃。在水利部“948” 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最近在百色举行的 “亚热带碾压砼坝温度监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验收与成果鉴定会上,有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验收组及鉴定委员会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的温度场重构理论及相应的实时仿真系统、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的热态分析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右江安澜,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的先进技术何止这项呢?仅仅是大坝,就采用了很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辉绿岩的密度大硬度也大,而且坝址附近分布很广。为了把它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作为骨料使用,特别是在碾压混凝土坝(RCC)中应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分析整理了辉绿岩骨料许多关键性的资料,通过水洗、对掺、筛析等多种途径,配制出了固定石粉含量的人工砂,确定了混凝土质控措施。同时,全面推广斜层平推碾压新工艺,完全实现了全断面不隔仓碾压施工;还分别对机拌变态混凝土工艺、四层翻身模板工艺进行了改进。百色属于亚热带气候,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高温持续天气累计长达220多天,工地局部温度高达45℃左右。可是,碾压混凝土作业时要求仓面小范围内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而且温度也不宜过高,技术人员就利用大功率洞内通风机进行改装,研制出能前后机动行走、左右摇摆、灵活轻便的小型喷雾机车。每当烈日当头,4台小型喷雾机轻轻摇摆着灵巧的身躯,从4个不同的方向喷射水雾,使正在进行碾压施工的仓面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阳光折射出的彩虹与坝面上忙碌穿梭的人流车流形构成了壮丽的施工场景。此外,入仓口可方便升降的栈桥装置、防渗区盲管的改进施工、二次污染的处理设备、坝体养护的自动滴喷装置、小型电动切缝机、变态混凝土插孔加浆、移动式灯塔、混凝土垂直落料抗分离装置等等,都成了大坝施工技术革新的创新点。这些技术革新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约了施工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主坝混凝土的高质量。整个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更是不胜枚数。
到7月12日上午8时,百色水利枢纽的蓄水量是21.51亿立方米,还有35亿立方米的库容。而据百色水文分局的统计资料分析,右江2001年7月的那场洪水,从3日零点起涨到14日8时落平,总洪量是24.7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条件下,如果再出现“2001.7”洪水,百色水利枢纽全部装下都还绰绰有余。采访中,枢纽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感慨地说,如果当年建成了百色水利枢纽,右江流域就不可能发生“2001.7”洪灾了。实际上,通过这个工程配套建设的先进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还可以根据上游8个降雨及水情自动测报点的实时信息自动作出洪水预报,科学调度洪水,适时腾空库容,使更大的洪水通过水库的拦蓄错峰“缓冲”,保证右江安澜。按照工程设计的可拦截557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能力,就可以使南宁市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同时,可使右江沿岸的右江区和田阳、田东、平果、隆安等4县基本免除50年一遇洪水灾害,不仅右江流域频繁的洪涝灾害将离我们远去,还可使南宁下游的邕宁、横县、贵港、桂平等县、市的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工程保护人口187.3万,保护耕地7.28万公顷,年平均防洪效益达7.75亿元!
不仅于此,通过“海量”的蓄水,可以使右江盆地保证灌溉面积由目前的3.25万公顷增至3.89万公顷;还可以保证右江下游旱季和生态用水安全。去年秋季以来,右江流域降雨量严重偏少,上游来水比常年同期大幅减少,导致下游河道水质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沿河和下游生产生活。为改善右江水质,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今年春节期间和3月下旬到4月中旬,百色水利枢纽两次参加实施了珠江应急补水,放水流量是当时入库流量的1倍以上,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充分体现了工程的公益性。今后,通过水库的调节,坝址下游枯水期流量将由现在的30立方米每秒左右,提高到100立方米每秒以上,水体纳污能力也将提高到现状的2倍以上,再加上对沿江县市城区河段的综合整治,右江干流水质将大为改善,部份河段水质完全可达Ⅱ类水质标准。同时,库区大量移民后,又大大减轻因生产、生活对生态的破坏,加上库区周围生态公益林的再造和保护工程,将使这一区域新增1600多公顷生态林,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和保护右江水质。
在水库水情自动监测系统主机的屏幕清楚显示着:坝前水位202.60米。这个水位已经超过百色水利枢纽发电厂机组发电所要求的最低水位7米多了。这座电厂,设计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54万千瓦,最大出力可以达到58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可以达到16.9亿千瓦时,其中枯水期保证出力12.3万千瓦,具有良好的调峰性能,调峰电量可以占到电站年发电量的64%以上,对缓解广西电网峰谷差矛盾和电力供需矛盾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在它的调蓄作用下,还可以使下游的东笋、那吉、金鸡滩、西津、贵港、桂平等梯级电站增加枯水期电能3.67亿千瓦时以上。
走进水电厂宽大的地下厂房,弧光闪闪,哨音声声,吊车起落,人员穿梭,4台机组已经有两台完成了安装调试,其余两台正在加紧安装,电能输出系统也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成。由水利部委派1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于7月7日~9日对首台机组启动进行了技术预验收。通过查看现场,听取工作报告,并分组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审议后得出的验收结论认为:百色水利枢纽满足首台机组启动运行条件。10日,首台机组随即开始进行72小时试运行。也就是说,电站很快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行了,从这里发出的清洁价廉的电能,将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广西直至广东各地。
郁江和西江是珠江流域中通航效益最好的河流。但由于河道狭窄,滩险流急,使南宁至百色目前一般只可通航120吨船舶,且常因冬季枯水而需减载甚至停航。百色水利枢纽电厂在枯水期发电下泄的水流,将会使枢纽下游百色至田东河段的通航能力提高到五级航道标准,300吨级的船队,可以从香港、广州直通百色,待正在兴建的2×300吨级通航过坝建筑物完工后,再利用库区上游干流渠化的108千米深水航道,就可以打通一条沟通滇、黔、桂、粤的水路出海通道,通航支流长达300千米,使西南出海通道更加完善,四季通航的能力,将会使右江成为我国西南走向东盟的“黄金水道”。
建成了百色水利枢纽,右江红土地上又多了一汪碧水,加上现有的澄碧湖水库,百色城附近的水库蓄水量将达到67亿立方米,这么巨大的水资源,汇集在一个小山城之上,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百色水库在达到228米正常蓄水位时,枢纽上游将形成136平方千米的巨大水面,从坝址向上延伸50多千米,直抵云南省富宁县境内。山色秀美、波光潋滟、还有18个岛屿的库区,又将成为新兴的旅游景点,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百色市,将同时拥有一个绿色旅游的广阔天地。
在百色水利枢纽下游的百色城,右江左岸已经屹立着一道3.48千米的长堤,锁住了江水。江岸上,宽阔的道路人来车往,漂亮的楼房鳞次栉比,繁华的商铺客流如织。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歌舞升平,其乐融融。放眼对岸,挖掘机、压土机和运输车辆来往穿梭,隆隆机声此起彼伏,又一道10.45千米的长堤正在加紧施工,右江安澜,又将增添新的屏障。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作证。右江,壮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革命传统代代相传的载体,从此安澜!右江儿女,从此安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