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已经烟消云散了。短短几天内,“碧利斯”行经6个省份,一路狂风骤雨,造成山洪暴发、多条江河水位陡涨,库塘爆满。虽然有关各省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防御,但是,“碧利斯”所引发的山洪、泥石流仍夺走了600多个宝贵生命,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亿元。目前有关各地仍在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碧利斯”给我们带来的伤疤有待慢慢养治,但接踵而来的“格美”却让我们不得不抓紧反思,“碧利斯”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做对了什么?又有哪些亟待调整和加强才能有效应对?
“碧利斯”很特别
人们称“碧利斯”“怪异”,主要原因还是它的“与众不同”——强度不大,级别只是强热带风暴,还算不上是台风,登陆后却衰减缓慢,后劲很足,带来高强度的集中降雨。同时,它的路径也很特别,呈勺子型。
国家防总把“碧利斯”的特点归结为三点:第一,登陆后强度衰减缓慢,持续时间长。“碧利斯”登陆时最大风力为11级,登陆后维持8级风力以上的时间长达25个小时,是历史上强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后并深入内陆维持时间最长的一个。第二,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受北侧副热带高压阻挡的影响,“碧利斯”登陆后西行,移动速度减慢,同时偏南季风输送大量水汽,造成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据统计,7月13-18日,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省(自治区)先后出现强降水,2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降雨量大于200毫米。第三,强降雨中心多、雨量大。整个过程中,湖南郴州地区、浙江温州地区、福建东部沿海、广东北部和东部沿海等地都出现了强暴雨中心,福建长泰县雨量达到634毫米。
“创造”多项历史纪录
与众不同的“碧利斯”,在7月13-18日5天时间里,创造了多个“超历史”。
部分地区降雨超历史。在湖南,暴雨中心主要在耒水流域,平均降雨330毫米;湖南永兴12小时雨量达311毫米,重现期超过500年。广东最大雨量点为潮州市凤溪站,达到644.5毫。据了解,如此大强度的暴雨,当地没有发生过。
强降雨引发山洪,部分支流洪水创纪录。受特大暴雨的影响,湘江支流耒水、舂陵水等多条中小河流水位陡涨,发生超过有实测记录的最大洪水。耒水耒阳站26个小时水位涨幅高达9.79米,洪峰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53米,为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耒水支流郴江河三日洪量达到300年一遇。同时,干流归阳洪水、支流舂陵水、耒水洪水在干流衡阳站遭遇,湘江干流全线超警。广东武水坪石水文站洪峰水位比历史最高水位高出5.01米,重现期超过100年;北江飞来峡水库的最大入库流量达到了17500立方米每秒,接近50年一遇。国家防总的有关数据显示,此次洪水过程,6个省(自治区)共有2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超警幅度最高达5.88米。
因灾死亡人数和灾害损失是近年来最重的。据国家防总最新统计,“碧利斯”已造成6省(自治区)2848万人受灾,死亡610人,失踪20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37万亩,成灾1024万亩,倒塌房屋22.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98.82亿元。从总量上分析,“碧利斯”造成的灾情比近年来其他台风重得多。
再次检验我们的应对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面对突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和科学指挥下,各级党政领导以人为本,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早动员部署、早落实责任措施,各部门团结协作,广大军民奋力抢险、自救,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和损失。其间,水利部门充分利用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手段,准确测报、科学调度、超前部署,提前预警、及时通知转移群众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台风的防御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防总先后数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台风防御。灾害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打电话给受灾省份主要领导,询问灾情;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部署灾后重建;回良玉副总理在第一时间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指导抗灾,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国家防总适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同时迅速派出多个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和协助抗洪救灾,并紧急下拨抗洪抢险资金。受灾省份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力抗洪抢险救灾。
水文测报被称为防汛的“尖兵”,哪里有洪水,哪里就能看到水文职工忙碌的身影。在耒阳站到达最高水位时,在站房一楼被淹1.9米,缆道房进水,职工们被洪水围困,缺水、缺粮、停电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坚守岗位,测报水情。各地水文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准确测报,滚动预报,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情报预报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在洪水发生的一周时间内,各级水文部门共收发各种水情信息10万份,比往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其中30分钟内到达的水情信息比率达85%。共向各级防汛决策部门发布水情预测预报90余期近350站次,预报优秀率达90%以上,向国家防总、水利部、省地各级领导发布台风和防汛水情信息短信11000多条,回答有关询问水情的电话1500多人次。
湖南是此次遭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省份。汛前,湖南省防指收集了全省101个县(市、区)42000多个防汛责任人的手机号码,全面开通气象灾害免费短信预警系统,将信息覆盖到乡镇、村组、中小型水库及省、市、县防汛指挥部主要成员单位。14-17日,在防御这次暴雨洪水中,湖南省防指、气象、国土等部门启动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提供了147次电话短时天气预警服务,向灾区发送灾害性天气预警短信70次,累计发送手机短信105万条次,为群众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各受灾省、自治区始终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动用一切力量提前转移人员,全力解救受洪水威胁、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资兴市白廊乡豪山村村主任李显辉14日收到了短信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先后转移村民32户共210人。在最后一户村民离开不到10分钟,村里就发生了3处滑坡,8户民房倒塌,由于转移及时,没有人员伤亡。据统计,此次灾害过程共紧急转移和安置群众306.35万人,其中福建转移51.9万人,4.2万多艘船只进港避风,浙江转移26.8万人,广东转移108万人,湖南转移82.6万人,广西转移36.9万人,江西省转移0.15万人。
7月15日5时,位于湘江支流耒水上的东江水库发生建库以来最大洪水,达百年一遇。为保下游安全,东江水库全部关闸拦蓄,削减洪量达11亿立方米,下游耒阳市洪峰流量由1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削减为7030立方米每秒,降低河道水位8米左右,使耒阳市免受灭顶之灾。在抗御暴雨洪水的过程中,各地防汛指挥部门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充分挖掘水库潜力,尽力为下游拦洪错峰,通过预泄调度、拦洪错峰调度,大大减轻了下游压力,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
正是周密的部署,科学的指挥,精确的测报,精心的调度,上下齐心奋力抗御台风,使台风带来的损失尽可能地减少。
“碧利斯”过后的反思
在防御这次超历史纪录的暴雨洪水中,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提前部署,全力应对,但还是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问题一:山丘区群众防灾意识淡漠,麻痹侥幸心理严重。曾到过湖南灾区一线的国家防办工作人员黄先龙告诉记者,尽管当地干部在洪水到来之时就发出了预警,并动员住在危险地带的群众及时转移,但仍有一部分群众认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也没看见过发洪水,四五米宽的小河沟就是来水也不怕,不愿意转移,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山洪到来时,四五米宽的河沟霎时就变成了四五十米、数百米宽的洪水通道,冲毁了房屋,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从各地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加强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不少地区的群众侥幸心理依然存在,对突发的超历史纪录暴雨洪水还是准备不足。
问题二:一些地区防御山洪灾害预案不完善,落实不具体,山区群众简易预警自救设施需进一步普及。此次因灾死亡的610人中,90%以上因山洪、滑坡、泥石流死亡。山洪灾害防御一直是防汛减灾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虽然今年国家防总要求所有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乡镇都要进行山洪灾害隐患普查,落实危险区和安全区及人员转移路线,制定防御预案并开展演练,但目前仍有近一半县市没有编制预案,有的地区预案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没有建立较完备的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对灾害隐患普查不够。有专家称,对于偏远山区,造价不高但简单实用的监测预警设施应大力提倡和普及。据介绍,这是在交通、通讯不便的地区群众自救的有效手段。
问题三:我国山丘区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下,难以满足防洪需要。我国山丘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聚集了全国56%的人口,全国21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有1500多个在山区。山丘区中小河流低下的防洪能力,严重威胁着中小城镇的防洪安全。以湖南省为例,目前,该省山丘区的87个县级城市中的大部分基本处于未设防状态,已经设防的也未形成闭合圈。同时,对超标准洪水的防御没有可靠的对策,城镇规划、布局及建筑结构型式没有充分考虑防洪需求。此次洪灾,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4省(自治区)有28个县级以上城区受淹,其中广东省乐昌、韶关等市区最大水深5米多,被洪水围困群众一度多达173万人。内涝积水威胁群众安全,影响生产生活,社会影响很大。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小河流的防洪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换个角度看“碧利斯”
古语说:“祸兮,福之所倚。”换一个角度看,或许“碧利斯”就没那么狰狞可怕。
据国家防办抗旱处有关人员介绍,在南方的许多省份,台风带来的降雨是江河湖库获得水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台风登陆少的年份,往往就是这些省份的干旱年份。有资料显示,与2003年7月相比,台风登陆相对较多的2006年同期,全国旱情远没有2003年时严重。数据显示,2003年7月,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受旱面积达到6647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68%;而在今年7月,这些地方旱象基本不明显。这和近期几个台风陆续登陆带来降雨不无关系。同时,充沛的降水还为这些地方抗御夏伏旱储备了一定的水源。此次降雨过程,浙江全省水库共拦蓄洪水约4亿立方米,对缓解夏季高温用水有一定的益处。
目前,“碧利斯”刚刚离去,还没等人们好好喘口气,今年的第5号台风“格美”已经生成并逼近我国东南沿海。在自然灾害一次次的洗礼面前,日益成熟的抗洪经验会使我们变得更坚强。
■背景链接
何为热带气旋
按照2006年5月15日修订后出台的《热带气旋等级》新标准,在原有热带气旋等级基础上增加了强台风、超强台风2个等级。
热带气旋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统称。热带气旋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6个等级。其中,风力达到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13级为台风,14~15级为强台风,达到或大于16级为超强台风。
台风和飓风是同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因发生地点不同而叫法不同。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则叫台风。 |
|
作者:夏海霞 |
SRC-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