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浪底工程下游约2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广袤的黄河滩区——温孟滩。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山区到平原,为支援小浪底库区建设,迁离故土来到这里重建家园,舍小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拥有一个骄傲的名字——“温孟滩移民”。
位于孟州市城南14公里处的横山村便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移民小村。走进横山村,一栋栋美观漂亮的小楼排列有序,村里有学校、村委会、卫生所、幼儿园、敬老院及各类文体活动场所,街道宽阔,绿树成荫。在横山村中心广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八角亭,亭中矗立着横山村移民迁安纪念碑,笔者到来时,正巧遇上一堆人在悠闲的下棋、打牌,笔者便与他们随便攀谈起来。
“老乡,你们是从哪搬迁来的,来到这里后生活的习惯吗?”笔者问。
一个正在下棋的中年人听到笔者的问话,停止了手中的棋子,和笔者聊了起来:“咋不习惯,这里水、电、路全通,种的是水浇地,旱涝都保收,比俺老家洛阳新安那边的山区强多了。”
与这个年轻人对棋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也热情的和笔者聊了起来:“俺叫李会来,来到这里也真应合了俺的名字,真是来对了。过去我们那儿种地靠天收,赶一次集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天天守在窑洞里。现在,俺住的是按小康村标准设计的移民楼,喝的是自来水,种的是高产田,门口天天有集市,过的是城市人的生活。俺有一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嫁到了附近的石井村,也是移民村,家家住着二层小楼。小孙子今年三岁半了,在村里幼儿园里上学每天有专车接送,把我这个当爷爷的愣是搞下岗了。
“俺村的福利待遇可好哩!娃儿们上幼儿园、上学、看病都不愁,村里都管。”
“俺村逢年过节都要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村里的业余生活也可美哩,村里有活动中心,有豫剧团、有秧歌,前段村里还又新安装了一批健身活动器材……”紧接着李大爷的话茬,其余几个人也都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现场即时展开了一场夸赞家乡的演讲会。
据了解,焦作市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是我国最宏大的水利水电异地移民安置示范区之一,它东起温县祥云镇,西至孟州市西虢镇,占地2.7平方公里,涉及6个乡镇,共有4.46万黄河移民在此落户。滩移民安置区以来,为实现“搬得来、住得下、安得稳、富得快”的目标,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架线铺路、挖沟修渠、植树造林、建设家园。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昔日飞沙扬尘、荒无人烟的黄河滩区,如今林茂畴绿,路网纵横,群众安居乐业,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景象、新风貌。(冯艳玲)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