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永恒的主题


2006-06-15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长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塔里木河是新疆的母亲河……

  这些表述,对于出生在南方的我,以前仅是一个概念,但走入西北,经历10多天的节水中国行采访,却让这个概念迅速地具体形象起来。

  西北,有河流经过,就会有绿色、就会有农业、就会有城市,诗意点儿说,就会让这里充满生机。

  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只有荒漠、戈壁或沙漠。母亲河,在某种程度上说,意味着生存的希望。不到西北,永远也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节水,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采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王世江时,他曾非常认真地说:“新疆的水利工作,节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实,对整个西北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整个西北,蒸发量基本超过降水量,有的地方,蒸发量甚至是降水量的百倍以上。有一条河流经过,就是当地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的全部希望。如果没有水管部门的统一规划,这“全部希望”,可能到最后,是集体“失望”。我想,这就是政府部门所倡导下的节水意义。

  在西北,我真正体会到,那里的人们,在思考着,如何将一份水,掰成几份用。这是一种智慧。但这种智慧的形成,除了客观使然,与水管部门的引导,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曾几何时,西北也有不计成本的大水漫灌,也有塔里木河下游的长期断流……

  但现在,通过水管部门实施定额用水、水费累计加价等多项措施,让人们明白:用水时,心里如果没有本明白账,成本就会增加,自己的收益,也没法得到保障。运用宏观调控和经济杠杆,让人们节水意识得到提高,这其中,无不体现出政府执政的艺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水利部门依然在理性地关注目前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的2006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并未讳言:“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2000年、2004年都发生了大面积干旱,致使许多城市用水紧张,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

  “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56个发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我国用水效率和效益不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看到这些表述,人们不难发现,节水,中国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作者:王长路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