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悬河”兴利在山东


2006-09-18

越野车平稳地行进在黄河标准化堤防济南段上,一座座维护一新、装备先进的引黄闸不时一闪而过。望着金灿灿的黄河水,欣赏着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 于一体的标准化堤防美景,看着背河绿油油的农田和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不禁赞叹六十年来山东人民“悬河兴利”的辉煌成就。

引黄供水:润泽齐鲁富裕与文明

在山东,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与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黄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富裕;黄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文明。

“我们老百姓爱黄河、怕黄河,离开黄河没法活”;“要想吃上饭,围着黄河转”。这些传遍黄河两岸的民谣,道出了山东人民对黄河的无限眷恋与依赖。

1950 年春山东河务局设计修建利津县綦家嘴引黄放淤闸迈出破堤建闸引黄兴利的第一步,到2006 年人民治理黄河60 年,山东全省已建成引黄涵闸63 座,设计引水流量2423 立方米每秒。已累计引用黄河水2500亿立方米,引水量最多的1989年引水量达123亿立方米。已有11个市的68 个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开辟引黄灌区58处,引黄灌溉面积达3000 多万亩。近十年,年均引用黄河水60 亿立方米,引黄水量和灌溉面积接近全省总用水量和总灌溉面积的50%。黄河水资源已经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

引黄供水的用途也由最初单纯的农业灌溉发展成为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及生态用水的多目标全方位供水。不但把黄河水送到了菏泽南五县和滨州市的沾化、无棣等严重缺水区,基本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而且把黄河水远距离送到了烟台、青岛、河北、天津等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因黄河水的补给得到明显改善,许多珍稀和濒危鸟类被成群发现。黄河三角洲湿地已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繁殖地。

如今,放眼齐鲁大地,得到黄河水润泽的沃野良田一片葱绿,连年丰收;得到黄河水补给的地下水位相对平稳,水质良好;新建的济南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邹平韩店水库,聊城电厂水库以及聊城“江北水城”古老的东昌湖碧波荡漾,常年不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放淤固堤:闯出“以河治河”新路子

放淤固堤是山东黄河人巧用黄河泥沙资源治理黄河的又一创举。

“黄河斗水,沙居其七”。为利用好丰富的黄河泥沙资源,山东人民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尝试着利用黄河泥沙淤背固堤。经过利津县綦家嘴引黄放淤闸自流沉沙、济南王家梨行和杨庄虹吸工程提水淤背两个阶段的试验,山东黄河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引黄放淤能压碱洗碱,改良土壤,同时提高了背河地面高程,加固了大堤堤脚,并可补给修堤用土”; “经过沉沙落淤,将沿堤的一些土坑、水湾、洼地淤成高地,形成大堤的后戗,解决汛期出现渗水管涌等险情,提高了堤防抗洪能力。”

机淤固堤则兴起于20 世纪70年代。1970 7月,齐河修防段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土法上马,建成了黄河上第一只吸泥船,当年完成机淤土方1.31 万立方米,开创了黄河机淤固堤施工的先河。

1973 11月,黄委在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会议上肯定引黄放淤固堤为巩固堤防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并确定“大力加高加固堤防”。1974 3 月,国务院将放淤固堤正式列为黄河防洪基本建设工程。同年,机淤固堤工程在山东全河推广。

1974 年至1978 年,山东机淤固堤工程迅速发展,五年内建造吸泥船174只,完成机淤土方1.06 亿立方米。引黄放淤固堤经验1978 年还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经多年探索改进,机淤固堤输沙距离已由最初的几百米增加到现在的15000 以上,输沙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3.7 倍,生产成本同比降低30.4 %。特别是在2005年的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中,机淤固堤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实施放淤固堤以来,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已累计从黄河抽吸泥沙5.92 亿立方米加固堤防,取得了河道减淤、堤防加固、少挖耕地、节约国家投资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淤改土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之举

利用黄河水沙放淤改土,是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改变沿黄地区农业生产与城乡面貌的重要措施。

建国初期,沿黄人民为摆脱沙荒盐碱危害,曾采取过深翻土地、移土压沙和修筑台田、条田、沟洫畦田等多种治理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改造整个沿黄地区的自然面貌效果不够理想。自1969 年开始,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先后修建了垦利县十八户和东明县阎潭放淤工程,积极利用引黄闸和虹吸管进行放淤改土并获得成功,先后将沿黄280万亩盐碱涝洼地淤成了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

1964 年,济南市为改造沿黄盐碱涝洼地,学习临沂地区改种水稻获得丰收的经验,在洼碱地试种水稻18420 亩,亩产达150200公斤。

济南市利用盐碱涝洼地改种水稻获得丰收后,沿黄各地开始小面积试种,稻改面积很快发展到近40 万亩,单产达到200 公斤左右,高产地块达到500 公斤以上。引黄稻改成为改造沿黄洼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昔日的盐碱涝洼地如今稻谷飘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山东黄河还通过淤改沿黄村队盐碱涝洼地、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土源、发展泥沙产品制造等多种途径,使黄河泥沙资源得到较好利用。近期,正把沿黄现有的80万亩坑塘洼地淤改成沃野良田,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黄河,正如一条高高隆起于华北平原上的输水总干渠,以其丰富的水沙资源造福着齐鲁,润泽着华夏!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9月18日 

作者: 宋传国 孙开岗
SRC-54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