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东平湖60年回眸之四:梁山泊里舞金戈


2006-10-15

    梁山泊里舞金戈

——2002年东平湖退水入黄河道治理回顾

 

浩瀚的东平湖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宛如藏在深山之中的天池。在其北部,连绵的峰峦敞开一个缺口,为这片水势浩淼的大泊,留下一条奔向黄河的出路,这就是东平湖洪水进入黄河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的故道,长约6公里。东平湖泄洪就是通过这里而进入九曲黄河。然而,由于黄河河槽逐年抬高,黄河泥沙倒灌对退水入黄河道造成了严重淤积,致使排水不畅,成为影响东平湖防洪安全的一段“肠梗阻”。2002年初,黄委决定对退水入黄河道进行治理,并列为当年应急度汛工程,这是东平湖退水入黄河道迎来自195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治理。十里长河内,呈现出一副金戈铁马、奔腾驰骋的雄壮画卷。

排除河道积水  为疏浚工程开道

东平湖出湖河道是东平湖防洪忧患之一,1990年和2001年,东平湖老湖库区先后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为使洪水迅速下泄,解放军某部派出工兵曾对该河道实施了爆破,省防指也调运挖泥船、挖掘机等设备进行疏浚。实施河道疏浚是黄委会重大决策,要求6月底前必须完工。疏浚河道长5.474公里,开挖土方148.47万立方米,其中滩地开挖119万立方米,河道清淤29万立方米。

321,东平湖管理局成立了入黄河道治理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办公室,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此时,摆在建设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迅速排出河道内120余万立方米的积水,这是制约河道开挖的关键因素。在330召开的施工动员会议上,指挥部决定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东平河务局,并要求15天内必须完成。

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拼搏的战斗打响了。该局一方面组织职工运输安装现有的250型离心泵和222千瓦泥浆泵;一方面组织人员筹备大型排水设备,集中力量打“攻坚战”。42,河道两端的围堰合龙,河道中部的排水按时进行。与此同时,475千瓦轴流泵、4台开关箱、50管道、2台发电机组、1部吊车、1部装载机及其他物料全部及时运到了排水现场,安装工作马上紧张展开。

45,天下起小雨,增添了几丝寒冷,而排水设备的安装仍在进行。从河岸到安装水泵的位置相距20多米,机械作业无法一次到位,需要人力移动。东平河务局年过半百的原财经科副科长牛家广、职工刘克臣毫不示弱,与年轻职工并肩套上绳索拉。3000斤重的水泵、400多斤的水管被他们一步一挪地硬拉到预定位置。雨越下越大,安装工作越干越紧,雨水夹着汗水渗透了衣服。地面泥泞,脚下打滑,不少同志摔到在地,满身都是泥水… …他们顾不得这些,一心一意的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让愁人的河水为工程让路。雨越来越大,机械安装越来越困难,移位、接管、打桩、布线,安装工作都在雨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所有的排水设备安装就绪后,他们累得坐在泥泞的地上喘息……

第二天,4台大型水泵齐声轰鸣,河道内的积水源源不断地排向黄河,日排水量达到25万立方米。然而,难题考验黄河职工,由于黄河水倒灌淤积,河道北高南低,水泵搁浅,南部大量的积水无法排出。一直日夜坚守在工地的原进湖闸管理所所长李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职工踏进半米深的水中,抱着水枪向河底的淤泥发起轮番“轰炸”,打开一条引水的通道。初春的河水,冰冷刺骨,河底杂草丛生,高低不平,水枪一开就被强大的后座力打个趔趄,小腿冻得紫红。他们咬着牙,鼓着气,凭着一股拼劲,硬是在河床上开出一条长250多米、宽5、深2的水槽,4台水泵再次轰鸣起来。49深夜,排水任务提前6天完成,为整个河道开挖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运筹帷幄  河道里金戈铁马尽显风流

     5月11,沉寂的退水入黄河道再度沸腾了。河道两岸彩旗飘扬,300多台套国内外各种名牌的重型施工机械遍布十里长河,滚滚车流一眼望不到尽头。滩地上,挖掘机挥动着铁臂;东西导流堤上,一辆一辆的自卸车,间或有洒水车、送油车、安全督察车,铁流般穿梭来往,隆隆机声响彻云天;主河道里,抽淤管道象一条条巨龙,蜿蜒于河间,20多台泥浆泵吸进的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鸡心滩弃土区。这一紧张有序的壮观场面,来自于殚精竭虑的科学组织。

此项工程开挖总长度5470,需开挖滩地1060亩,清除树株5.3万棵,涉及两个乡镇、21个村庄。迁占赔偿等前期工作难度大,工程任务繁重,尤其是要赶在主汛期前完工,以确保安全度汛。东平湖管理局党组把这项工程当作一项保障库区群众安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采取一切应急措施,倒排工期,科学组织,坚决完成这一任务。时任东平湖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司毅民,一有时间就赶到施工一线,几次徒步走遍整个工地,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当时的管理局副局长张宝岭亲自挂帅担任建设办负责人,抽调100多名青壮年技术业务骨干进驻工地,组成强有力的指挥和管理系统。

    作为工程施工现场指挥,张宝岭常说的一句话是:“走,去现场。问题出现在哪里,就解决在哪里。”他从进入工地的那天起,每天早5点就出现在工地上,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施工区段,哪里有问题,就赶到哪里。一项项难题,就在他的脚下被攻克。河道内挖出的土方主要通过两岸导流堤运往弃土场。由于堤顶狭窄,200多辆自卸车只能排着长队缓慢爬行,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张宝岭立即在现场召开了“诸葛亮会”,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东平河务局原局长周长秋建议:将现有的两导流堤削低1,堤顶拓宽10。张宝岭果断决策,当场采纳这一建议,并将原两纵三横的施工道路增加到五纵四横,施工车辆畅通无阻,日产量提高了近一倍。河道内“鸡心滩”被定为淤泥存放区,按原计划拦泥围堰完工后再开始吸泥清淤,开工时间将大大推迟。张宝岭召集技术人员查勘现场,研究对策,当场采纳了梁山第二工程处李春亭提出的在鸡心滩北区加修隔堤提前清淤的建议,使工期提前了10天。

东平湖人对应急工程的理解就是责任和奉献

   东平湖退水入黄河道治理应急工程早一日完工,库区的群众就早一日多一份安全。东平湖人对应急工程的理解就是责任和奉献。

在施工准备阶段,河道内的积水还没有排完。33岁的项目部经理李廷高就带领技术人员,划着小船在河道内测量断面,赤着脚在河边没膝的淤泥里铺工放线。他说:“时间不等人,只要能早一天开工,苦点、累点咱都能顶住。”

建设办技术负责人刘继雪抓质量一丝不苟,对每一道工序都亲临现场查勘,没白没黑地跑工地,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工地安保科科长苑仁景抓安全不留死角,所有关键工段和部位都设有警示牌,每天巡查一遍,孩子面临高考,父亲年迈多病,他都顾不上回家。

工程正式开工后,却出现连续降雨,刚刚修好的施工道路泥泞不堪,施工机械无法进场。承担施工任务的东平河务局局长周长秋,心里火烧火燎,焦急不安。不能坐着等,他带领有关人员,在雨中徒步行走20多公里勘测地形,查勘道路,研究应急方案。雨刚停,就连夜调来7000余方石渣、140多吨石灰铺设道路。修路期间,石灰粉尘四处飘扬,推土机驾驶室内弥漫着呛人的粉尘。人称“拼命三郎”的推土机手闫厚宏,在温度高达40度的驾驶室里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嘴干裂了,鼻子不知流了几次血,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管理员尹延军在施工中不慎将右手划破,缝了4针,因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化脓感染,但他没有歇息片刻。

清淤工程有8万立方米的难工,芦苇丛生,水枪根本打不动。梁山第二工程处主任李春亭毫不气馁,组织施工人员一点点啃这块“硬骨头。”他们用钢板铺路,开进挖掘机向外倒土,动员职工用镰刀割除芦苇,肩挑人抬向外清淤。这期间,妹妹哭着从德州老家打来电话,告诉他父亲患了脑血栓。得知父亲的病情,他揪心地难过,眼里噙满泪水。忠孝不能两全,在关键时刻,他没有离开工地半步。

像这样坚强的建设者,在退水入黄河道开挖工地太多、太多……

628,退水入黄河道治理主体工程提前2天完工,实现了确保东平湖安全度汛的目标。自511上级正式下达开工令,距要求竣工时间仅有50天,其中下雨误工10天,实际有效工期仅有40天。40天完成开挖土方119万立方米、清淤29万立方米,这是广大施工人员用对治黄事业、对库区群众的无比忠诚,写出的奇迹。

2003年,黄委又先后批准了建设庞口防倒灌闸、疏浚出湖闸闸上引河等一系列工程,基本解决了退水入黄河道淤积的问题。在2003年、2004年东平湖洪水期间,均保持了泄洪的畅通,极大地减轻了洪水的威胁。

如今的东平湖退水入黄河道宽敞平静,蜿蜒的长堤绿树环绕,沿岸群众安居乐业。十里长河见证了各级领导对库区群众的关怀,也见证了广大东平湖人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10月15日

作者: 牛永生 曹伟
SRC-54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