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焦作:杨庄改道 神来之笔
——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河南黄河行之四


2006-10-18

  采访组来到焦作,位于黄河中游下端左岸的一级支流――沁河进入记者的视野。

 
  沁河是人民治黄以来黄河众多支流中惟一纳入黄河统一管理的河流。沁河洪水的特点是来猛去速,善淤善决,素有“小黄河”之称,历史上曾发生流量为1400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洪水。目前沁河下游堤防的设防标准仅为20年一遇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沁河60年的岁岁安澜是人民治黄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说在沁河治理的历史上有一项工程犹如“神来之笔”,惠泽两岸百姓,那就是杨庄改道工程。站在当年修起的大堤上,原武陟第一河务局副局长杨维殿给记者讲述了工程的由来。

 
  沁河下游两岸堤防距离一般800~1200米,而武陟县城附近原来长约750米的转弯河段,堤距仅330米,影响沁河下游整体防洪效益。该河段紧临县城,临背悬差5~7米,洪水时水位高于背河地面12米,形势险要。为了保障防洪安全,1981年开始实施杨庄改道工程,改道区老河道长约3.5公里,截弯后,堤线缩短近300米,堤距扩大为800米,还重新建了1座公路桥。


  “神奇的是,1982年8月,就在杨庄改道主体工程建成的第12天,沁河下游发生了189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武陟小董站流量4130立方米每秒,超过了设防标准。上泄下壅,六七天时间,沁河右岸堤防有16公里长堤顶与洪水位齐平,五车口附近洪水位高于堤顶0.2米左右,经抢修子埝才免予漫溢,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重大考验。”老局长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地说:“根据调查分析,如果不实施杨庄改道工程,沁河南岸堤防将发生漫溢决口,17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5亿元以上。当地群众惊叹‘真是出了神人了!’”


  几位记者听后也是啧啧称奇,慨叹沁河治理带给周边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

 
  漫步在平整的沁河大堤上,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堤面常青草皮平如地毯,堤边苗圃成片的红叶李、毛白杨枝繁叶茂,堤外的村庄新房幢幢、鱼塘片片、菜园青青,家家墙头屋顶挂起金黄的玉米,昭示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来源:黄河网 2006年10月18日

作者: 刘岚
SRC-99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