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蓄洪区不见迁移大军

2007-07-16

  “淮河今年遭遇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过去水进人退、举家迁移的场面不见了。现代化防洪设施提高了防洪减灾效益,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成果。”今天(15日)上午,在淮河抗洪大堤上,武警安徽总队阜阳市支队二级士官叶继波越说越激动。这是该总队在休整待命阶段开展“说抗洪、看变化、明职责”教育活动的一个镜头。

  进入7月份以来,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千里淮河大堤多处出现险情,这个支队200多名官兵紧急出动抗洪抢险。连日来,官兵在战胜洪魔的同时,也耳闻目睹了不少新变化,支队决定把抗洪中的“亮点”变成随机教育的好教材。他们以大堤为课堂,让官兵在抗洪之余结合见闻,谈感受、明职责。卫生队队长王芝云结合过去两次淮河发生大洪水时巡诊的经历谈到:“1991年发大水时,我在受灾群众的小船上为他们治病;2003年洪水袭来时,我在帐篷里为群众义诊,帐篷里又热又闷,待5分钟就会出一身汗。而这次我从霍邱县城到城东湖闸5公里多的大堤上,竟然没见到一顶救灾帐篷,受灾群众住在政府提供的居所看病……”

  支队参谋长李向东是第三次带领官兵参加淮河抗洪抢险,他列举了这样一串数字:“过去一启用蓄洪区便出现千家万户搬迁的场面,近年来由于国家统筹兼顾,投资近两亿元重修王家坝大闸,在蒙洼境内兴建了4个大规模的保庄圩,现在疏散时已看不到大规模迁移的群众。”一次次抗洪抢险的亲身经历,一串串实实在在的数字,让参战官兵深受鼓舞。他们结合抗洪物资的筹备、防洪手段的变化,越谈越兴奋,称赞科学发展是取得此次抗洪抢险胜利的重要保证。

 

  来源:解放军报  2007年7月16日

作者:
SRC-75
首页 | 专题头条 | 最新要闻 | 各地讯息 | 一线身影 | 气象预测 | 汛情旱情 | 综合评析 | 聚焦前线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