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江如何抵御洪水?

2007-06-28

    各气象因子与专家预报表明,今年长江流域可能再次遭遇类似1998年的大洪水。若果真如此,即将发挥重要防洪作用的三峡工程能抵御长江百年一遇洪水吗?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长江防总、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的专家。
  
    今年,长江可能再遇洪水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长江委水文局局长王俊、长江委江务局局长史光前等专家指出,今年长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应警惕长江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近日召开的2007年长江防总工作会议以及湖北省等长江中下游省份的防汛抗旱会议上,权威专家发出上述警示。
  
    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全国气象、丰枯水文部门趋同的意见认为,今年汛期南涝北旱,有南北两支雨带,长江中游可能发生洪涝。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据影响旱涝趋势气候因子主要特征作出的最新预测指出,去年8月和今年2月发生强度偏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青藏高原积雪偏多,我国气温偏高,长江流域6月至8月主汛期中下游降水偏多。这些气象、水文特征与1998年相似,应警惕长江可能发生类似1998年的大洪水。
  
    王忠法介绍说,湖北省水文部门依据降雨正相关现象、水位年际周期现象、厄尔尼诺事件现象及水文专家的预警,得出结论:长江中游可能出现中高水位洪水,湖北全省江河今年可能出现较大洪水。
  
    一是降雨正相关现象。湖北省54年来的降雨资料显示,1月份降雨量大,汛期雨量大。今年1月湖北省大部分地区降雨35毫米以上,比多年均值多一成,汛期雨量多的可能性很大。
  
    二是水位年际周期现象。长江宜昌、沙市、汉口等主要控制站的实测资料显示,最高水位从低谷到高峰蕴育期为4年左右,上年这些控制站是低谷年份,今年处在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出现中等偏高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三是厄尔尼诺事件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引发全球温度升高,其次年对应长江中下游汛期出现降雨偏多的可能性较大。据统计,1950年至2005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16次,其中次年长江中游汉口站出现中高水位年份有13次,占81.3%;1954、1969、1983和1998等年份的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都是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次年。今年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次年,汛期必须警惕长江中游可能出现的洪水。
  
    四是水文专家预警。综合分析气候背景、天文位相、太阳黑子活动情况等因子,水文等方面的专家预测分析,本年汛期长江流域降雨总量偏多,上游可能出现20年一遇的洪水,中下游干流可能出现中高水位洪水。
  
    三峡工程,防洪能力多大?
  
    长江中下游不少干部群众对三峡工程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认为有了三峡工程,长江防汛高枕无忧。
  
    蔡其华强调,今年长江防汛不能指望一个三峡工程就能解决全部问题,长江中下游各省仍要精心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长江洪水。
  
    蔡其华说,去年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185米的设计高程,并成功蓄水至156米。作为长江综合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在今年的长江防洪中,三峡工程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出现了三峡工程能防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的长江洪水的说法。
  
    “对三峡水库今年的防洪能力必须清醒认识,切不可估计过高。”蔡其华指出,今年是三峡工程进入初期运行期的第一年,开始发挥初期运行期防洪作用。按国家防总、长江防总批准的度汛方案,今年三峡的汛限水位按144米运行,其防洪高水位为156米。从144米到156米之间,三峡水库约有68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对长江险要的荆江河段而言,防洪标准可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蔡其华说,三峡大坝坝顶虽已达到185米的设计高程,但三峡工程尚未完工,如果需要按照超过156米水位运行,目前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库区第四批移民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中。在156米至175米蓄水位之间的约30万库区百姓必须临时转移安置,而且这部分群众没有荆江分洪区群众撤退转移的意识和经验,加之居住分散、转移难度大。二是156米水位以上的库区地质灾害整治仍在进行,如果蓄水超过156米,将影响地质灾害整治工作。三是三峡大坝未经历过超过156米高水位的运行考验,如果水位直逼175米,大坝安全运行存在一定风险。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金兴平介绍说,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与工程各运行阶段密切相关。
  
    三峡水库2003年6月蓄水至135米,工程进入围堰发电期运行,实现了蓄水、发电、通航三大阶段性目标,开始发挥效益。2006年5月下旬,三峡大坝全线浇筑至坝顶高程185米;与此同时,三峡库区移民已在按水库蓄水位156米实施。2006年9月下旬,水库水位开始由135米蓄水至156米,至同年10月完成蓄水,三峡水库进入了初期运行期。预计到2009年三峡枢纽工程完建,水库移民搬迁任务完成,具备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运行条件,即进入正常运行期。
  
    三峡水库设计坝顶高程185米,设计正常运行水位175米,相应库容393亿立方米;设计防洪限制水位145米,相应库容171.5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到2009年进入正常运行期后,遇100年一遇洪水,通过水库调洪,可控制荆江入口的枝城最大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即荆江可以不分洪;遇1000年一遇洪水,通过水库调洪,可控制荆江入口的枝城最大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秒,结合荆江地区分洪区分洪,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即通过水库调洪,荆江地区分洪区分洪,可避免荆江两岸乃至江汉平原遭受毁灭性灾害。
  
    专家指出,今年运用三峡水库防洪库容68亿立方米,只可解决荆江约20年一遇的洪水。届时,如果遇超过20年一遇的洪水,是采取三峡水库抬高水位超蓄,还是利用荆江地区分洪区分洪,要视当时情况决定。
  
    蔡其华说,三峡工程今年将主要发挥基本的防洪作用,但要应对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仍需要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发挥作用。包括以三峡工程为主的长江中上游的水库、长江中下游的堤防和分蓄洪区等防洪工程,要经过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科学调度,统筹协调发挥总体作用。
  
    综合调度防洪
  
    “长江干堤建成后,加上三峡工程即将发挥防洪效益,标志着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等控制性枢纽为骨干的长江防洪框架基本形成,通过防洪体系的综合调度运用,长江中下游再遇1998年型洪水可以保证度汛安全。”长江防总专家说。
  
    国家投入巨资加固长江堤防、兴修三峡工程、实施退田还湖、加强水土保持,这一系列措施的采取使长江防洪能力大增,长江中下游今后如再遇1998年大洪水,加固的堤防再配合三峡大坝拦蓄洪水等其他防汛措施,可以保证中下游地区安全度汛。
  
    蜿蜒3万多公里的长江干支流堤防成为长江流域防洪的屏障。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末进行两次大规模的堤防建设。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投入400多亿元,对长江中下游3500多公里干流堤防及其他支流堤防进行了大规模加固。
  
    蔡其华说,经过多年建设,长江流域已初步建立了以堤防为基础,分蓄滞洪区、防洪水库、河道整治相配套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防洪体系,长江综合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即使再遇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通过国家防总与长江防总的精心调度、综合采用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可以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新华网  2007-06-17  

作者:
首页 | 专题头条 | 最新要闻 | 各地讯息 | 一线身影 | 气象预测 | 汛情旱情 | 综合评析 | 聚焦前线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