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绵竹市水利局副局长何海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何海章,是四川省绵竹市水利局副局长。
5月12 日下午 2时28分,我正在办公室办公,突然,办公室开始猛烈地摇晃起来,桌上的办公用品不断地向下坠落,我立刻意识到"地震了!",迅速冲出门外,并大声地呼喊"地震了,赶快撤到安全地带。"机关职工纷纷冲到楼下的空地上,此时,楼还在不断地摇晃,楼上的砖块不断地向下坠落,办公楼被地震撕扯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裂痕。"轰"的一声,一半的楼房垮塌了,顿时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当时,我的脑袋里也"轰"的一声,一下子意识到水库肯定出问题了,为保春灌,绵竹23座水库座座蓄水充足,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险情就是命令,容不得我一秒钟的多想,冒着浓烈的烟尘,我抱着头冲出了机关大门,此时通信已经中断。
我们立即分组驱车紧急赶往柏林水库、白溪水库、太平水库等我市最易发生重大险情的几大水库查看大坝受损情况,如果这些水库发生垮塌,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当我们气喘吁吁,冒着随时可能垮坝的危险爬上坝顶查看时,只见受损的大坝裂缝纵横交错,有的沿坝轴线开张宽度达 80 厘米,深不见底。
5月13日,坏消息不断传来:小岗剑电厂被掩埋,天池供电所被掩埋,官宋硼堰管理房垮塌,绵竹水利系统有17名职工和15位亲属遇难,水利工程设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乡村饮水受损3万多处,管网损毁7百多公里,23 座水库受损,绵远河、石亭江等市内重要堤防、护岸损毁严重,听到这些消息,我的心揪紧了,内心悲痛万分。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和吃饼干喝矿泉水充饥,加上当时我正在感冒发烧,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身心疲惫和巨大压力。去年的特大干旱,今年的特大地震,此刻,我才感觉到什么叫不幸?什么叫困难!但面对灾难,面对压力,面对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绵竹挺住!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5月14日下午,由水利部门组织小分队,徒步进山探险!绵竹市水利局党委迅速组织敢死队,由我带队,马上做好进山准备,我们即将闯进的可是"鬼门关"呀!
5月15日上午9时50分,我率领4名队员,背上摄影照相器材、卫星电话和头盔、绳子、干粮、饮水等,从金鱼嘴电厂迈出匆忙的脚步,朝着太多未知的险恶前进。我们越往前走,逃难的人们就越多。有人劝阻我们:"大家逃都逃不出来,你们还进山干啥?"我们越往前走,越觉得人家说对了,在山体垮塌地段根本没有路,也没有草没有树,可以攀缘的唯有山体移位的丛丛乱石,沿途到处是逃难者扔下的被子、衣服、包裹等东西,敢死队一会儿沿着河道走,一会儿翻山越岭,绕过泥石流堆积的障碍,一会儿又得梭下山坡,涉水到对岸才能继续前进。我们选择的途径,沿河走时,不能走太低的地方,否则,一旦泥石流发生或者山洪暴发,大家只有葬身河底;跋山走时,不能走过高的地方,否则,余震一抖,大家会被不断垮塌滚落的乱石砸死砸伤;而可以走的地方,根本无路可言。我们手要抓紧绳索,脚要踩稳乱石,眼要左顾右看,耳要注意听余震的轰鸣,一边时时刻刻提防死神的突袭,一边现场拍摄、搜集记录山体滑坡、河道阻断情况和水情。我和队友们终于抵达小岗剑电厂,这里的惨状触目惊心:绵竹市水利局设在这里的电管站,已被泥石流掩埋得无影无踪,7名员工全部遇难,而且无法挖掘出深埋的遗体。5名热血男儿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静静站立在泥石流旁边……。
5月16日一早,我又带领两名队员冒着更大的危险,继续向绵远河蔑棚子段前进,摸清山体滑坡、河道阻断、震后灾情、水情和堰塞湖状况的第一手资料,11时左右,一次6级左右的强烈余震再次震撼绵竹,一阵强烈的震感震动了队员龙文彬妻子的心,她忍不住失声痛哭起,她的丈夫还没有平安归来……小分队的成功行动,为德阳、绵竹两级指挥部以及后来大部队救援的决策、处置清平乡境内的堰塞湖提供了最早最重要的情报。勇闯鬼门关的英勇事迹,充分展示了水利人在特大震灾面前不怕牺牲,勇于向前的无私奉献精神。
6月17日,由我担任队长的探险突击队于上午8时30分从汉旺镇金鱼嘴处徒步沿汉清路向天池乡楠木沟挺进,路途十分艰险。在突击队员出发前,专门为每位队员购买了人身保险,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临出发时,场面十分悲壮,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当时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们出了事咋办?他们回不来了咋办?向他们的亲人我如何交待?但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水利人置生死于度外,大家没有退缩,没有怨言,堰塞湖险情一日不除,就会永远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作出的牺牲,就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平安。
令人万幸的是,我和突击队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晚上9:40分平安探险归来,探险队的第一手资料,为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这次地震灾难,绵竹水利设施受损达数十亿元,震灾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特别是饮水管网破坏严重,直接受影响的群众达 41 万人,占绵竹全市总人口的 80% 以上,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一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系统的紊乱。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绵竹水利人没有退缩,我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把对人民的爱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自救互救,上级在支援我们,兄弟单位在增援我们。德阳、绵竹市自来水公司的支援来了,中石油供水处的支援来了,铺设管道2000余米。解决了汉旺镇1万多名临时安置人员的生活用水。上海水务局的支援来了,在广济镇、玉泉镇设置临时取水点 ,铺设管道 3000 余米,配置发电机、水箱、水处理设备,解决了 1 万余人的生活饮用水。水利部、省水利厅机关领导来了,配置送水车、送水塑料桶,解决了 1.5 万人的临时生活用水。地质勘测院 101 地质队的支援来了,新打井 5 口,解决了汉旺、清平、天池等地的过渡安置区 4 万余人的生活饮用水……
黄河委、淮河委、辽宁水利抢险队来了,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等兄弟省、市水利部门的支援队伍来了,经过连夜奋战,修筑围堰、清掏淤塞物,官宋硼堰枢纽于 5 月 23 日下午 5 点 40 分正式输水。红岩渠经过 8 天的紧张抢修,于 5 月 25 日全面疏通,确保了抗震救灾,开展"双抢"农业生产自救用水需要,把震灾损失降到了最低。
我们所做的事在大灾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为了水利人的荣誉,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水利人最大的利益"的真实内涵,我们作为水利人,极大地弘扬了"献身、负责、求实"行业精神,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有全国人民、水利部、各省市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将永远牢记使命,一往无前,以绵竹水利人百折不绕的精神,重建美好家园,谱写绵竹水利发展的新篇章,创造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