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灾后水利重建工程启动

2008-02-18

  本站2月18日讯 日前,淮安市2007年灾后水利重建工程已陆续经江苏省水利厅审批下达,工程全面启动实施。

  今年淮河流域大水过后,按水利部淮委、省水利厅安排,淮安市及时上报了2007年淮河流域灾后水利重建应急工程初设或可研,并先后获得批复。此次灾后重建工程包括盱眙县盱城镇老船塘段堤防除险加固、黄岗引河堤防加固、淮河“三滩”排涝泵站拆建、入海水道杨庙临时机口增容、入海水道水毁修复、洪泽湖周边洼地应急治理、白马湖宝应湖洼地治理、洪泽县花河排涝站以及楚州区里下河地区头溪河整治等9项工程,概算总投资1.96亿元。

  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国家启动实施了灾后重建应急项目,淮安市境内仅工程投资就达2.5亿元,重点对入江水道、洪泽湖大堤、分淮入沂等流域性河道、堤防上的险工险段、病险建筑物进行了除险加固,在抗击2007年洪水中发挥了显著效益。与之前相比,淮安市今年的灾后重建工程则更侧重对低洼地区进行区域性应急治理,其特点有三:

  一是工程针对性更强。2006年6月底、7月初连续强降雨,2007年淮河流域大水期间,淮安市低洼圩区大面积农田受淹,部分次高地由于没有任何除涝设施,受淹更为严重。因此在灾后重建工程立项之初,就对全市近几年来重点受涝区域进行排查,选择受灾最重,情况最为紧迫的圩区先行治理,治理目标明确,针对性很强。

  二是受益面更广。2007年灾后重建涉及盱眙、洪泽、金湖、楚州、清浦、淮阴、开发区等7个县区数十个乡镇。工程分布在洪泽湖周边、白马湖宝应湖地区、里下河地区、入海水道沿线、鲍集圩等多个地区,共计加固堤防35千米,新建护坡挡墙18.8千米,新建(拆建)排涝泵站63座,涵闸51座,生产桥9座,加固维修田间小型建筑物660座,维修防渗渠道8.5千米。

  三是地方积极性更高。如果说2003年灾后重建工程侧重防洪减灾的话,2007年工程则更侧重除涝效益。其中的河道疏浚、泵站、涵闸拆建、挡洪墙等项目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偏大,重点基建工程又不易立项,是地方政府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又无力解决的大难题。这次抓住大水后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安排灾后建设的有利时机,分片分块组织实施,区域效益更为明显,地方实施积极性更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2月18日

作者:王廷永 谢天
SRC-68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