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人为本 主动防控 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2010-12-07

以人为本 主动防控

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0年12月7日)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今年7月下旬至8月末,我省连续6次遭受暴雨洪水袭击,辽河、鸭绿江等省内主要河流相继发生较大洪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指导和帮助下,辽宁省委、省政府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确保辽宁一方平安”为目标,超前谋划,全面科学部署各项防汛抗洪工作;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10次到省防指现场办公和集体办公,研究部署暴雨洪水应对措施,多次深入抗洪救灾一线指导和指挥;关键时刻派出9名省委常委、5名副省长驻守14个市一线指挥;赵化明副省长连续一个月坐镇省防指调度指挥。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的主要领导进驻省防指办公,协力靠前指挥,随时提供部队支持。省防指坚持主动防御,科学调度。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群防群控,奋起抗灾,在大汛大水之年,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少,确保了辽宁一方平安。
  
  二、两点体会
  
  1、依托较完善的流域防洪体系,科学实施河库联合调度,是实现减灾效益最大化的基础。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省基本形成了以河道堤防抵御与水库调控相结合的流域防洪体系。省防指依托流域防洪体系,实施水库、河道联合优化调度,尽最大能力发挥防洪减灾作用。今年汛期,大伙房、观音阁、申窝、清河、柴河、桓仁等水库累计来水130.1亿立方米,根据降雨及后期可能来水分析,泄水105.5亿立方米,既保证了水库及下游河道堤防安全,又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累计为下游错峰303小时,削减洪峰40%以上25次,保证了沈阳、抚顺、辽阳、丹东等城市安全。特别是桓仁水库,在关键时刻将下泄流量由3770立方米每秒减少至48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错峰29小时,将鸭绿江丹东站的洪峰流量(28000立方米每秒)控制在保证标准以内,保证了丹东市的防洪安全。
  
  2.加强防办能力建设,坚持主动防御是实现减灾效益最大化的保障。为加强我省防灾减灾机构能力建设,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防办整体升格为副厅级事业单位,编制48人,设7个处。升格后的省防办强化了“组织、协调、综合、服务”的能力。汛前,省防办组织建立了1.24万名覆盖全省的防汛责任人网络,修订和完善了6大类2.4万项防汛预案;强化监管1116项重点工程和部位;组织对所有水库、重点防洪工程进行筛查,消除隐患817项。筹措省级资金2.7亿元抢修应急度汛工程;储备了价值8400多万元的应急抢险物资,落实了19万人的抢险队伍;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防汛演练18次;发放防汛减灾宣传资料6万余册。
  
  面对暴雨洪水,省防办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主动措施应对暴雨洪水。累计组织会商126次,其中副省级以上领导主持会商77次;组织危险区域人员主动转移92万人次,其中8月4日为应对一次暴雨洪水主动转移34万人,保证了无一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组织对大中型水库实施提前预泄,预留调洪库容39亿立方米,有效保证了下游城市及河道安全;重点监管水库,组织逐一调试大中型水库的启闭设施,对有安全隐患的小型水库采取强制措施空库运行,确保了水库安全;筹措5000万元购置了移动排水设备,抢排积水12亿立方米,800多万亩农田免受内涝威胁;组建了12支覆盖全省的军地联合应急抢险分队,提前调拨1000多万元的抢险救生物资,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治水兴辽,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做好辽宁的防汛抗旱工作,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