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科学防控 抢救有力 防汛防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
2010-12-07 |
科学防控 抢救有力
防汛防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
(2010年12月7日)
2010年是广东防汛和防台风工作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省遭受5个台风的袭击或严重影响,先后遭遇了20场强降雨过程,广州发生3次严重内涝,茂名、阳江、云浮、韶关、揭阳等地发生了严重山洪地质灾害。“9.21”高州市马贵镇等地受第11号强台风“凡亚比”影响,发生特大暴雨(高州市马贵镇、阳春市双滘镇12小时降雨量分别达到673.5毫米和814毫米)并引发历史罕见的山洪地质灾害。面对如此严重的台风和强暴雨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三防指挥机构,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通过基层干部的全力履责,充分发挥驻粤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各级各类抢险队伍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的关键作用,战胜了接踵而来的台风和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地有效减小了灾害影响,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总结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三点体会。 1、各级三防指挥部门会商及时、决策果断、督导有力,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我省制定了例行会商、临时会商和重大情况会商相结合的会商制度,使会商工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由于省防总适时组织气象、水文、海洋、渔业、国土等部门专家进行不同层次的会商分析,并根据会商结论,及时将会商分析结论报送上级领导和各地各有关单位,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提高了防御的科学性和主动性。今年仅省防总会商就达30多次,启动防汛和防风应急Ⅱ级响应3次、Ⅲ级6次、Ⅳ级4次,各级三防指挥部也及时会商和启动应急响应。启动防汛和防风应急响应后,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认真落实防台风的“四个百分之百”和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四个到位”,特别是身处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更是冲锋在前,奋力组织群众安全转移,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9月21日凌晨3时30分阳春市双滘镇因“凡亚比”引发特大暴雨,该镇黄江村党支部书记周启生接到镇政府组织转移群众的通知后,立即亲自敲打铜锣,迅速组织村干部,徒步涉水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使该村住在危险地带的432户2120多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伤亡。有些人员刚转移不久,他们的住房就被汹涌的山洪泥石流冲毁或被垮塌山体冲崩,转移出来的群众都由衷地感谢共产党,高呼共产党万岁。 2、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各类水库经受了严峻考验并充分发挥了拦洪错峰的调蓄作用。近年来,在水利部统一部署下,我省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成效显著,尽管今年我省强暴雨洪水频繁,但全部水库都全面经受了强暴雨洪水的严峻考验,无一水库垮坝,并充分发挥了拦洪错峰的调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在“凡亚比”特大暴雨影响期间,刚加固不久的茂名高州水库拦蓄入库洪水量2.95亿立方米和近10万吨的漂浮物,为确保下游茂名市区的防洪和用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口,驻粤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各级各类抢险队伍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关键作用。在“凡亚比”强降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高州市马贵镇部分边远山区村庄一天多无法取得联系,危急时刻,驻粤部队紧急出动一个侦察营,800多名官兵冒着生命危险,翻山涉水,徒步急行军深入重灾区,搜集了受灾情况,并对受灾群众进行了救援,事迹非常感人。在历次抗洪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口,驻粤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各级各类抢险队伍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关键作用,为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立下汗马功劳,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尽管我省今年在防汛和防台风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仅台风“凡亚比”带来的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就造成134人的死亡和失踪,教训十分深刻。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国家这次全面实施中小流域治理和山洪灾害非工程防御措施建设的难得机遇,全面解决基层防御体系薄弱的问题。与此同时,报请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三防组织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从省到乡镇的各级三防办事机构,切实提高基层三防能力。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更加扎实细致地全面做好三防工作,确保南粤大地的和谐和平安。
|
|
作者: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