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全力以赴 恪尽职守 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
|
2010-12-07 |
全力以赴 恪尽职守
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0年12月7日)
自2009年秋季以来,我省发生了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全省大部分地区受旱长达8个多月,旱情最重时,全省有965万人和86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上千万亩小春作物绝收或减产近半,水电发电量急剧下降,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汛期,暴雨洪水给曲靖、昆明、怒江、红河等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全省16个州市、108个县市区因灾死亡139人、失踪115人,直接经济总损失30亿元。 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和严重的山洪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防总、水利部和长江防总及相关部委的帮助支持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通过6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确保了全省没有出现一个人因旱喝不上水,夺取了抗御百年大旱和严重山洪灾害胜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提早准备,牢牢把握抗旱救灾工作主动权。早在去年9月省水利厅就专题研究后汛期防洪安全和库塘蓄水工作,对库塘蓄水抗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防指2010年1月23日启动抗旱应急预案Ⅱ级应急响应,2月24日将响应级别提高为Ⅰ级响应,全省上下打响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攻坚战,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组织开展抗灾救灾,直至6月24日解除抗旱应急响应。 第二,突出重点,始终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旱灾严重的乡(镇)、村寨纷纷成立“抗旱保人饮应急送水突击队”和“抗旱保人饮送水互助队”,分片、分村实行运水包干。水利部门紧急采购了50万只水桶免费发放给群众,切实解决了群众运水的实际困难。各级水利部门通过测算县城供水水帐,倒排供水计划,科学调度水源,对可能出现供水短缺的18个县城提前实施补水工程,确保了县城供水安全。 第三,充分履职,及时提供抗旱救灾依据。省防办积极主动应对,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从今年1月起实行24小时抗旱应急值班制度和旱情动态日报制度,全面收集、分析、评估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为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总抗旱救灾重大部署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 第四,统筹兼顾,全力开展防汛抗洪抢险。省委、省政府对今年防汛抗洪工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就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防汛抗洪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水利厅先后派出12批次工作组赶赴昭通、怒江、保山等山洪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帮助、指导抗洪抢险。 我省今年的抗旱救灾、防汛抗洪工作,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和显著的防汛抗旱减灾效益。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先后率领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我省灾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干部群众的斗志和信心。二是得益于水利部和社全各界的倾力支持。按照陈部长“举全部之力、全系统之力、全行业之力支援西南旱区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水利部、长委等流域委派出数十名经验丰富、技术精良专家深入我省各地指导找水打井,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四省防指对口支援了我省大量资金和物资。三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省抗旱救灾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全省抗旱救灾工作。白恩培书记、秦光荣省长、孔垂柱副省长等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市)区指导指挥抗旱救灾。四是得益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广大党员干部成了抗旱救灾中的一面鲜艳旗帜,灾区的党组织成为指挥抗旱、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灾区各族群众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抗旱救灾、生产自救。五是得益于始终激励我们顽强奋斗的水利行业精神。在抗旱救灾斗争中,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主动请缨,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技术、知识、经验和责任战天斗地,用智慧、心血和汗水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 我们将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作者: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