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的中小河流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充分暴露出中小河流已成为江河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中小河流治理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投入力度,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各地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河流是母亲,是哺育人类文明和繁茂生灵万物的天然母体。大江大河如此,中小河流亦如此。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中小河流,为人们提供着水源,灌溉着良田,维系着生态,支撑着经济,孕育着文明。正是有了这些中小河流的泽被,河流两岸生机盎然,地域文明熠熠生辉;区域经济阔步前行。但是,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小河流也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灾害,洪涝灾害就是其一。 与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相比,中小河流洪灾防治仍然是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资料显示,除七大江河主要干支流外,我国有众多中小河流,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中小河流具有源短流急的特点,容易导致洪水暴涨暴落。但是,许多中小河流的防洪设施,尤其是位于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城镇和大量农田的防洪设施偏少,而且防洪标准偏低,许多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仅为3~5年一遇,对有些河流甚至不设防,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不少中小河流堤防,受修建时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经济状况等限制,工程质量较低。由于管理机构欠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差,治理与维护投入缺,工程平时得不到正常维护,在多年运行后,工程自然老化及人为破坏严重,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许多中小河流的河道、河滩被人为侵占,用于围河造田;上游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进而泥沙淤积河道,造成行洪不畅,小水亦能带来大灾。 据统计,我国现有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的70%~80%,死亡人数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2/3,成为防汛抗洪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突发多发,江南、华南、西南、江淮和东北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全国七大流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截至8月1日,全国已有510多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近89条河流发生了超过保证水位的洪水,60多条河流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大洪水。其中,超过保证水位、超历史记录洪水大多发生在中小河流。另外,甚至有中小河流发生溃堤、漫堤现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7月上旬,水利部分4组对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及水毁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5省(自治区)共有1224条大江大河主要支流河段出现险情,1873处中小河流河段出现险情。今年的汛情,凸显了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的现象,充分暴露出在我国的江河防洪体系中,中小河流依然是防汛抗洪的薄弱环节。 当前,中小河流治理面临新形势。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事件突发频发,形成较大洪水,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河流沿岸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聚集,对中小河流防洪保安要求更高;同时,对中小河流在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把中小河流治理作为水利建设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尽快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提高中小河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事实上,党和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非常重视。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09年10月,水利部、财政部印发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2009年、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了50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今年中小河流发生的洪水灾害,再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切实执行《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李克强、回良玉副总理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任务。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对中小河流治理也给与了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在水利系统扎实推进。早在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就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在扎实搞好第一批试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集中对分布在1700多个县、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保护人口和耕地面积较多、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2200条中小河流(段)进行系统治理,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陈雷部长指示,要落实好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加大投入。按照《规划》的实施安排,到2015年,要完成2209条重点河流的2908个治理项目。这意味着今后3年中小河流治理投资强度和建设任务将大幅度增加,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工作、配套资金、建管能力等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地务必提高认识,充分认清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落实责任,加快前期工作,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是贯彻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希望,在开展这项工作中,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防洪除涝问题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针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防洪治理为主要内容,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着力提高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中小河流治理与骨干河道治理的关系,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治理目标、任务和工程布局,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真正补好“中小河流治理这一课”。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