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水利报:谨防泥石流灾害的次生灾害 |
|
2010-08-12 |
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山洪从而形成特大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信中断。 此次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灾情之大、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严重在甘肃乃至全国都是少见。据相关专家介绍,造成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舟曲当地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质构造,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二是汶川地震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三是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部分山体、岩石裂缝暴露在外,使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四是遭遇强降雨。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应如何抢险?救援应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还要预防哪些次生灾害的发生?……本报记者就此次舟曲县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以及预防次生灾害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总工程师黄金池教授。
黄金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依据泥石流的规模大小和发生地区的地形地貌,不同环境条件所面对的救援困难不一样,交通不畅、信息不通等都有可能成为这次舟曲泥石流灾害所面对的主要困难
现代水利周刊:我们知道,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第一位的就是救人。那么,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救人一般会面临着哪些困难? 黄金池:从泥石流形成、特点以及造成的灾害来分析,我们知道,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挟有的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其流速流量,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于山洪,所以一旦发生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 正是因为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混合流动现象,受灾对象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流动过程中对影响区域的破坏,另一部分则是泥石流物质堆积淹没区域。淹没区域发生的灾害往往是毁灭性的,很多常规的救援方法都无法采用,大多只能依靠受灾体的快速反应而自救,外部救援多指对流经的破坏区域和次生灾害影响区进行救援。 同时,由于大规模泥石流经常对相关地区基础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交通受阻、通信不畅,降低了救援效率,影响救援成功率。这些也是当前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特大灾害在救援中存在的困难。现代水利周刊:救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黄金池:依据泥石流的规模大小和发生地区的地形地貌,不同环境条件所面对的救援困难是不一样的,交通不畅、信息不通等都有可能成为这次舟曲泥石流灾害所面对的主要困难。
现代水利周刊:一般来说,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救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 黄金池:首先是查找生命迹象,及时救援幸存者。尤其是对于未被泥石流直接掩埋的破坏对象,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救助转移,组织人员进行伤员抢救。 其次是生命线工程的恢复。泥石流所过之处往往对相应地区的大量生命线工程,如水、电、煤气、通信等造成很大的破坏,直接影响救援行动,应尽快修复这些工程。 最后,尽快提供灾区安置条件。经泥石流洗劫之后,受影响区域内往往面目全非,百孔千疮,不仅原河(沟)床被冲淤得难以辨认,穿越或沿河(沟)谷的道路也被掩埋破坏得无影无踪,沿途漂砾、泥沙满沟,通过外援提供受灾对象的临时安置和必要的基本生活条件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方面。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应该及时预防滑坡、崩塌、堰塞湖以及灾害疫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现代水利周刊:据悉,今后几天舟曲地区可能还有比较强的降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成为该区的重要工作之一。您认为,可能还有哪些次生灾害发生? 黄金池:一般来说,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很可能会造成以下几种次生灾害的发生: 首先是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对沿程的道路往往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一些原本大致稳定的地形地貌可能变得不再稳定,导致局部地区的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现象。 其次是泥石流堆积体有可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如这次舟曲的情况,堰塞湖回水区水位抬高,淹没一些区域造成灾害损失,而在堰塞湖下游则有可能因堰塞湖溃决而产生洪水灾害。 另外,泥石流成灾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生活环境,而大多发生的时间都在疫病易发季节,病害疫情的发生也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重要次生灾害。
现代水利周刊:对您上述谈到的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黄金池:预防这些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我认为应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泥石流所过之处往往对原有地形地貌形成了破坏,造成了大量不稳定因素,应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影响区域进行仔细勘察,所有救灾行动及临时处置工作都应避开危险区域,避免造成次生灾害损失。 二是对于泥石流堵江形成的堰塞湖,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尽快破坝,避免蓄水溃决造成溃决洪水和上游淹没。 三是泥石流发生时常席卷、淹浸、淤埋沿途的房屋、牲畜及杂物、污物,泥石流结束之后应对必要的地段进行清理消毒或远离这些地方,避免与防止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我们要遵循泥石流的形成、活动规律,掌握其发生过程中的特有现象,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同时要大力加强灾害风险教育,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
现代水利周刊:舟曲的地形地貌加上强降雨以及受2008年汶川地震的影响是相关专家总结出来的可能造成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针对类似舟曲这样地形地貌的地区,您有何建议和意见? 黄金池:泥石流暴发突然猛烈,持续时间往往不长,通常在几分钟或者是一两个小时内就已经结束。但是,目前泥石流较难准确预报,很容易就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要遵循泥石流的形成、活动规律,掌握其发生过程中的特有现象,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对于泥石流多发地区,建设规划中要将相应的避险防灾措施考虑进去。同时,要大力加强灾害风险教育,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增强自救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现代水利周刊:今年已发生了包括广西、贵州以及此次甘肃舟曲等地的泥石流灾害,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失。预防泥石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黄金池:当前的科学水平对于泥石流的预警预报还比较困难,要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尽可能减少泥石流灾害损失。在预警预报方面,除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外,也可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以便采取快速、正确的自救方法。如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挟有较多的柴草、树木,可判断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当听到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当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振动感,也可能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8月12日
|
|
作者:刘艳飞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