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灾难中 他们同舟共济
——记奋战在舟曲抢险救灾一线的甘肃水利人

2010-09-14

201088凌晨,舟曲,美丽不再,凄绝惨烈!

一场举世罕见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侵袭了甘肃南部这座美丽的藏乡小城——舟曲,特大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肆无忌惮摧残着人们的家园、吞噬着鲜活的生命,桀骜不驯的泥石流叫嚣着冲向白龙江,将这昔日美丽的长河拦腰截断,形成了令人心悬的堰塞湖。舟曲县城供电、通讯、供水完全中断。

一场天灾震撼了神州大地,惊动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抢险救灾的号角就此吹响、一场与洪魔殊死抗争的战斗就此打响。88日,在满目疮痍的舟曲县城,在泥石流掩埋的废墟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军旗迅速竖起,一支支抢险救灾力量迅速汇聚。甘肃水利人是这场战斗中的先遣队,他们第一时间到达、最先投入了战斗。从领导到抢险人员、从兰州到舟曲,从省厅到县局,从厅机关到厅属各单位、他们精诚团结、密切配合、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甘肃水利人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敢于战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那一刻 他们勇往直前

201088凌晨117分,正在武威陪同全国人大领导调研的甘肃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康国玺接到灾情报告,这位雷厉风行、从基层上来的“老”水利人立即觉察到了问题的严峻,当即打电话给分管防汛工作的魏宝君副厅长,并委派魏宝君副厅长带领抗旱防汛办负责人组成第一路工作组紧急出发先期赶往灾区。随后,他又打电话给设计院、水文局负责同志,要求他们迅速组成水文、排险、地质等专家组赶往灾区。

150分,第一路工作组出发,

230分,第二路工作组和专家组出发。

330分,康国玺厅长从武威乘火车返兰,到达兰州后乘车径直赶赴灾区

……

舟曲县城内无水、无电、电话不能互通。拥挤无序的人流在城内涌动,那是在泥泞中艰难寻亲的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绝望无助的喊声在城内此起彼伏。

大半夜的颠簸,8日早晨830分,第一路工作组到达受灾现场,于随后抵达的甘南州水务水电局局长杨志才汇合。在道路受淹、现场察看困难的情况下,魏宝君副厅长当即决定,带领省州工作组踩着泥泞的山路登临县城白龙江左右岸高地,查看泥石流阻塞河道等险情,并迅速向省委省政府报告了灾情。8945分,后续派出的水文、排险、地质专家组到达现场,与一路工作组一起共同查看险情。紧接着,泽巴足副省长、康国玺厅长等组成的省政府工作组和水利部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等组成的水利部工作组先后到达现场。各路工作组围绕如何疏通堰塞湖、消除次生灾害,展开了密切的分析会商。

夜幕降临时,在咆哮的白龙江上锁儿头桥畔,几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是共和国水利部长陈雷、副部长刘宁、甘肃省水利厅长康国玺、副厅长魏宝君、甘南州水务局长杨志才、舟曲县水务局长李永鹏,此时他们已一天一夜滴水未进……

从这一刻,在遭受重创的舟曲,水利人开始聚集。

在此后的二十四个日日夜夜,康国玺厅长和魏宝君副厅长每天和水利部两位部领导一道,踩着废墟和泥泞,到河床漫滩查勘淤堵河段情势变化、施工动态,指导部队官兵开展疏浚挖掘作业。水靴从未离过脚,靴内闷热潮湿,靴外泥浆密布。走路都是深一脚浅一脚,非常吃力。有时还会被深深陷入泥潭。在武警水电部队和兰州军区官兵的持续爆破和挖掘下,810日,白龙江堰塞河道险情被排除,紧悬的心得到了些许的喘息。在水利专家科学的疏浚方案的指导下,经过持续的“爆、冲、挖”,830日,淤堵河道的清淤疏浚取得圆满成功,313省道舟曲段全线恢复通行,为灾区群众重返家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及开展灾后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水利人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县城及周边地区农村供水设施严重受损,约4.5万人饮水极度困难。

灾区群众应急吃水问题亟待解决。康国玺厅长和魏宝君副厅长提出了从邻近市县紧急调用运水车拉水、架设临时供水管道供水、调派专业打井队钻探新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增净水设备供水的应急供水思路。在甘肃省水利厅的协调下,甘肃大禹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无偿援助价值20万元PVCPE管道及配件送往灾区,利用这些管线,水利人以罗家峪山泉、三眼峪山泉为水源,紧急架设了3条长18.5公里的供水管道,布设供水点36个,解决了部分灾民安置点、皇庙山及瓦厂桥一带群众的应急供水问题。一支从天水市抽调的10人专业打井队携带两台打井设备迅速驰援灾区,并为灾区群众成功打出5口新井。与此同时成都新雄鑫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经省水利厅向灾区捐赠的大型净水设备也在舟曲投入使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舟曲县城群众应急饮水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灾区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陆续喝上热开水。

灾后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利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展开。在水利部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的亲自指导和水利部工作组的帮助下, 825日,水利部、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挥协调小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上报了《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建设规划》、《甘肃省舟曲县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甘肃省舟曲县损毁水利设施修复规划》3个规划和《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堰塞湖应急排险及河道应急疏通实施方案》、《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甘肃省舟曲县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防治应急实施方案》《甘肃省舟曲县损毁水利设施修复实施方案》等4个实施方案。

在后方,灾情发生后,杨成有副厅长、何春三组长吃住在省防指。一边处理日常政务事务,一边指导后方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想象前方抢险救灾的艰巨和辛苦,杨成有副厅长、何春三组长多次打电话给康国玺厅长,要求替换坚守在一线的领导。“堰塞河道一日不通、水位不降,灾情不除,我绝不返回”,康国玺厅长回复的总是同一句话。得知灾情后,远在水利部挂职的栾维功副厅长迅速请假返回兰州,立即投入到后方抢险救灾工作中。822日,因安排部署水利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在一线的魏宝君副厅长返回兰州,栾维功副厅长紧急赶赴灾区接替。831日,康国玺厅长返回兰州后,杨成有副厅长又赶赴灾区,指导灾区开展淤泥疏浚和白龙江防洪河堤建设。正是甘肃省水利厅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这种团结如一、相互支持和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工作作风,凝聚和激励着无数甘肃水利人积极投身灾区,忘我工作。

灾难中 他们勇挑重担

883时,睡梦中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王志强,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直觉告诉这位长期在水利部门工作的专家:一定是哪儿出事了!“王院长吗?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大量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情况紧急。请你速组织地质、防汛、堰塞湖处置等方面的专家,立即赶往舟曲。”在接到电话30分钟后,王志强院长带领由院副总工程师梁宗仁、总工办主任张成俭组成的专家组星夜出发了。到达灾区后,王志强一行被洪水和淤泥隔断了去路。眼前的情景震撼了每一位专家。由于通信不畅,道路不通,与前期抵达的魏宝君副厅长和舟曲县水利部门无法联系,王志强当即决定,自行查勘灾情。他带领专家组一边向当地人询问受灾最严重的三眼峪、罗家峪两条泥石流沟道的长度、宽度以及周边环境等,一边迅速向河右岸山顶爬去,站在山顶俯瞰估算了泥石流淤积体堵塞江段的长度、宽度和深度。88日晚,王志强参加水利部陈雷部长召集的会议,与其他专家一道讨论研究解除险情的应急措施到深夜。9日、10日、11日、12日,他带领设计院专家组,坚守在三眼峪、罗家峪两沟泥石流沟道入江处,现场指导武警水电部队疏浚开挖。与此同时,他调遣的两批设计院技术人员携带全钻仪、水下测探仪等设备抵达舟曲,全面开始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在舟曲县政府办公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他和他的团队一干就是4天,4天来他们几乎没合过眼。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地打个盹。时而严密的分析计算、时而热烈的讨论、时而陷入深思。“必须按照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的指示和康国玺厅长的要求,保质保量尽快把规划拿出来,展示设计院的水平和能力。”王志强一直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打气鼓劲,他的脑子飞速运转着,笔尖在纸上不停的滑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能得到回报,王志强和他的团队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在详细勘测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期完成了3个规划和4个方案,为堰塞河道疏浚和综合整治、山洪灾害防治和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苏永新主任是随同魏宝君副厅长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现场的人员之一,为了将最新灾情和堰塞湖疏浚情况及时传递到省抗旱防汛办值班人员手中,白天他和省防汛办郝炜同志在泥石流淤积体中艰难跋涉,四处收集资料,并将资料通过电话和短信传到前方;晚上他们“蜗居”在不足10平方米且不通风的歌舞厅包房内,整理资料,分析数据,研究白龙江上游水电站调度方案,为堰塞湖清淤疏浚和下游防洪提供技术支撑。由于缺水和工作紧张,他俩连续10天没有洗过脸,满身泥土,身上的衣服浸透了汗渍。记者和防汛办郝炜同志是多年的好朋友,在灾区通信基本恢复后曾打电话询问平安,郝炜——这位从部队转业的年轻小伙子坚定的说:“厅领导们年纪比我们大多了,一直没日没夜的坚守在这里,他们没有丝毫的懈怠,作为年轻小伙子,我更要坚持到底,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他坚定的话语传递的信心和力量,极大的鼓励了当时在后方值班值守的我。

在舟曲堰塞湖排险现场,总能见到一支身穿淡蓝色工作服的队伍,这是参与抢险救灾的甘肃水文人。牛最荣局长是这一支队伍的领导。灾难发生后的8日凌晨2点,牛最荣局长带领水文技术人员就火速出发,上午9点到达灾区。在舟曲水文站被淹,下游瓦厂桥附近的另一个水文监测点也被淹的情况下,牛最荣局长和他带领的水文队伍立即在原有站点、上游约1公里处和下游约3公里处设置3个临时监测点,对堰塞河道除险提供水情信息。在堰塞河道除险的日子里,牛最荣身着水文职工的衣服和他的水文队伍每天都要乘车、坐船奔波于3个临时监测点之间,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监测,俨然成了基层水文职工中的一员,多天的忙碌,使这位皮肤白皙、文质彬彬的局领导被太阳晒的黝黑。

据牛最荣介绍,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舟曲城关大桥水文站水文职工撤离时,没有人想到先拿走自己的东西,都不顾生命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水文资料。88日灾后水文测报的第一天,测报人员没有住的地方,忙碌了一天后,他们在车上、水泥地上睡了一晚。第二天,他们依然住在屋檐下,席地而眠。直到第三天,物资到达后,他们才在白龙江南岸的一处高地上搭起帐篷,有了暂时的居所。811日夜,舟曲下起了雨,帐篷里灌满了水,根本无法睡觉。队员们临时找到两间房,几十个人挤在一起,轮换着睡在地板上。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奋战在舟曲的甘肃水文这支队伍却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每天要3次测量流量,每1小时测算一次3个断面水位,同时不定期地测算库容和分析数据。从88日开始到830日,他们累计测报1600余次、发报6000余份,为堰塞河道疏浚方案制定和疏通提供了大量水情资料。

记者近日碰见了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贾文平主任,与先前相比,他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脸黑了、人瘦了。贾文平是随同厅领导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最后一批返回的人员之一。从88日—31日的24个日日夜夜里,他承担着甘肃省水利厅前方工作组与省委、省政府、水利部、长委和水利厅后方等各个方面的沟通联络以及后勤服务保障协调工作。电话打爆了、手机没电了、花费余额不足了。“水利部规计司、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有4名工作人员要来灾区,请你们安排车辆送往灾区……”“一线工作人员急需一些药品,雨衣和雨鞋,请速购置送往灾区……”“请和省政府办公厅联系印制3个规划和4个方案文件,水利部工作人员将从北京专程到兰州来办文……”贾文平的电话一直处于忙碌中。除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外,贾文平还承担了一线大量综合性材料的起草工作,经常忙碌到深夜。每天跟随领导到现场,掌握了解情况,将抢险救灾最新情况及时传回后方。厅办公室留守工作人员自觉排班,从88日开始了24小时值班,并向省委、省政府、水利部报送了大量抢险救灾信息,完成了抢险救灾人员和设备在兰州的中转任务,在甘肃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网、甘肃水利网等媒体发表了大量一线消息和宣传报道文章。

风雨中 他们同舟共济

与前方不畏艰苦、勇于拼搏的一线工作人员相比,后方的甘肃水利人也毫不示弱、毫不懈怠,他们以高强度、高质量的工作为抢险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8日到23日,共计17408个小时,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所有在家人员吃住在办公室,时刻不离工作岗位。有人33夜没合眼,由于持续熬夜劳累过度而口舌生疮,饭都吃不下;有人亲人去世丧事刚料理完毕就主动到办公室值班;有人妻子在外地工作,孩子病了自己也不能去照顾,只能委托朋友去照看。就是这样一群顾大家、舍小家,顾大局、舍小局的水利人,他们将个人私事、家事抛诸身后,与灾区人民同甘共苦,与一线工作人员一道连续奋战。在整个抢险救灾期间,他们协同作战共发出各类通知56份,编印简报104期,灾情数据和信息26500多条,为各级领导和部门有效安排部署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由于灾情报告及时,舟曲灾情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迅速对舟曲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有力地推动了舟曲县抗洪救灾工作的开展。

在舟曲抢险救灾一线,除了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外,还忙碌着一批后勤保障人员,他们是甘肃省水利厅机关和厅属有关单位抽调来的司机师傅。“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厅机关和厅属有关单位的驾驶员集结待命,全力投入了接送抗洪救灾、灾后重建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物资转运等后勤保障中。88日凌晨,在睡梦中的康永安、王小军、张国锋被紧急召唤,迅速出车,于上午8时至10时,分别将厅领导、水文、地质、防汛等专家安全送抵灾区,为领导和专家了解灾情、处置堰塞湖赢的了宝贵的时间。由于灾区依山傍水,地形狭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前往灾区的水利抢险救灾车辆被堵在距舟曲县城5公里以外的地方,大量物资设备无法直接送达一线人员手中。面对这种情况,司机师傅们主动请缨,兵分三路,全力出击,一路引导专家徒步赶往灾区,一路肩抗手提,脚踩泥泞,将生活物资运往前线指挥部住所,一路看护车辆和物资,将救灾专家、仪器和一线人员最急需的雨衣、雨鞋、药品、食品等物资送到了指定地点。

水利前方指挥部租用的是三眼峪沟口旁的一家餐厅,距三眼峪灾难现场一墙之隔。由于房间不够住,驾驶员们一直住在车上。救援专家和人员分别住在餐厅的包厢和三楼歌厅的KTV中,没水、没电,没有服务人员,通风极差,驾驶员们又承担起打扫卫生、消毒、背水、清扫厕所、搬运物资、引导大型设备进场等任务,为抢险救灾和近150人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最先抵达灾区并一直做后勤服务工作的厅机关康永安师傅说,“自来舟曲后,晚上我们一直睡在车上。白天要打扫卫生,背水。由于人多,吃饭、洗脸,冲厕所都需要水,我们一天要背四、五趟,有时还要背生活物资,确实很辛苦,可别的忙我们也帮不上,只能以实际行动为救灾尽把力了。”这些平时可爱的司机师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抢险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更深层次的诠释了甘肃水利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能吃苦、能战斗的奉献精神。

舟曲应急抢险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白龙江堰塞河道已被疏通,灾区群众应急吃水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是舟曲灾后重建工作才刚刚开始。杨成有、栾维功副厅长带领的灾后水利重建工作组仍驻扎在舟曲,水利人始终与灾区人民在一起,将和灾区人民在一起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新舟曲。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9月14日

 

作者:汪栋 赵继宗
SRC-54


  相关新闻:
舟曲白龙江城区段防洪主体工程提前完成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带队检查防汛准备工作
甘肃省防指召开2011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甘肃省委副书记鹿心社到引洮工地调研
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甘肃省水利厅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甘肃省水利厅水政监察执法车辆发车
甘肃省水利厅首次举办全省水利系统审计人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