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组在马钢厂区模型图前

记者询问马钢总助有关节能减排经验

一块好钢诞生
中国水利网站马鞍山讯 (记者 王迪) 来到马鞍山,听到最多的词语是“马钢”。4月10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新闻采访组走进了安徽马鞍山市马钢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到这个拥有“江南一枝花”美称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有关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的理念和做法。
翻开市委、市政府有关清洁生产汇报材料,一行数据资料清晰地映入眼帘,引发了记者的兴趣:“与2000年相比,马钢工业用水循环率从76%上升到96%,吨钢耗新水从70吨降至5.5吨”,掐指一算,十年吨钢耗水量下降十多倍。十年缩减十倍,这里面蕴含着马钢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它与企业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良好做法显然息息相关。下午,当采访组走进马钢,看到满眼绿色的产区,设备先进的厂房,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和污水处理工艺,才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因为南方工厂不缺水,以前我们耗水量较大,但我们现在节水减排效果明显,污水还实现了零外排。”马钢能源环保部经理王卫东告诉记者,谈起马钢由“耗水大厂”变为“节水清洁生产厂”时,他一脸欣喜地说,“首先,我们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开展工作;其次,出台一系列节水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完善用水计量,减少新水消耗,制度化、规范化节能环保,在整个马钢树立节水意识;第三,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淘汰落后设备,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
马钢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相结合,先后对高炉冷却水、制氧机供水、部分厂区集中用水等一批水循环处理系统实施技术改造,对不同水质水流进行区别对待,利用清环水和浊环水两股循环水反复回用,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实现了原来的对外排水集中处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特别是马钢还自筹资金1亿元建立了六汾河10万吨污水处理厂项目,把中水通过此处返回炼钢、焦化、烧结等工序再用,这使吨钢耗新水量减至5.5吨,今年甚至达到了4.4吨。
据悉,马钢现具备1600万吨钢配套生产规模,总资产760多亿元,A+H股上市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冷热轧薄板、镀锌板和车轮轮箍等一批生产线。作为能源密集型企业,马钢的清洁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多年来通过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马钢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马钢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48亿元,“十一五”以来,累计实现利税总额超过400亿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