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 大旱促大治强力推进以水源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

2010-03-25

  水旱灾害突出是云南省的一个基本省情。200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水利建设动员大会,省级每年新增10亿元水利专项贷款用于水利建设,3年全省水利水电建设投入达到456亿元,54项“润滇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大中型和小(1)型水库115座,新增蓄水库容8.82亿立方米,建成“五小水利”70多万座,解决了68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积极推进了12个大型灌区和5个中型灌区建设,建成3900公里干支渠防渗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4.7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64.25万亩……

 

  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成,不断为云南引来了“幸福水”“生命水”。去年以来持续至今的这场百年大旱中,水利设施尤其是近年修建的骨干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更是发挥出了“生命之源”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省各种水利设施今年年初以来供水就达到36亿多立方米,全省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但是,云南人没有因为眼前的成绩而停止审视与思考。正在肆虐云岭大地的特大干旱,也进一步暴露出云南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6.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蓄水工程总库容仅108亿立方米,蓄水总库容不到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2%,年缺水总量达41亿立方米左右,水源工程布局不协调,供水保障水平低,特别是山区、半山区水源单一,保证率低,遇旱便成灾,水利设施病险问题依然突出。

 

  云南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要“总结经验,痛定思痛、加大投入、兴修水利”,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解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争取从根本上缓解全省缺水问题。

 

  据云南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云南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今后3年新开工建设100座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座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到“十二五”末,全省水利工程新增蓄水库容19亿立方米,新增年供水能力21亿立方米,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启动实施98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全力推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和清水海引水工程建设,解决好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生态和生产生活用水。同时着眼长远,抓紧金沙江调水方案前期论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把金沙江调水作为2015年以后解决滇中城市群发展和供水安全问题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措施,以解决滇中地区49个县1200多万人的用水问题。

 

  二是深入推进民生水利,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措施,争取5年内解决目前剩余的千余万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围绕全省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战略部署,通过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灌排渠系、雨水集蓄利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工程,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切实增强抗旱防洪减灾能力。采取蓄、引、拦、抽、提等各种措施增辟抗旱水源,抓紧备用水源建设,千方百计增加蓄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3月25日

作者:师晓莹


  相关新闻: